刷掌支付功能上線拓生物識別技術市場+ 查看更多
微信刷掌支付近日正式發佈。北京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刷掌乘車服務亦正式上線,乘客通過註冊開通刷掌乘車服務後,即可在該條地鐵線路刷掌過閘乘車。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表示:“刷掌支付使得生物識別驗證方式得到進一步擴容,從應用層面來講具有積極意義。”全新的支付方式帶給人們全新的生活體驗,刷掌等生物識別技術的市場空間也將被進一步打開。
但同時,這類技術的信息安全問題也不可忽視。開啟全新生活體驗此前,騰訊方面曾介紹微信刷掌服務的相關功能,通過科技創新帶來更便捷的生活新體驗。用戶將交通卡、校園卡、會員卡、門票電子碼等與手掌綁定,就可以刷掌消費、驗證會員身份、過閘通行等。
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已正式上線刷掌乘車的功能,乘客只需通過註冊開通刷掌乘車服務後,就可以刷掌過閘乘車。
據介紹,刷掌過閘屬於非接觸式過閘,衛生且安全。如果遇到忘記攜帶實體交通卡,或是手機沒電等情況,乘客也能乘坐地鐵。可以說,刷掌乘車從多個角度優化了乘客的乘車體驗,乘客伸手就可以進出站,對老人和各類身體不便者也更加無障礙。根據微信官方信息顯示,用戶需要先在設備上綁定個人微信賬號,並錄入手掌紋樣。
消費時,用戶可將手掌對準支付設備的掃描區,確認後即可完成支付。與刷臉支付相比,刷掌支付在精準度和安全性上都更高。需要說明的是,指紋識別讀取的是指腹的表皮紋路,而掌紋讀取的是掌心血管紋路。這將有效避免被複製偽造的風險。
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掌心血管紋路識別具有六大優勢,包括支持活體識別、特徵穩定、非接觸式識別、快速易用、錯誤識別率低、安全防盜。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刷掌等生物識別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同時,消費用戶的個人隱私安全同樣不容忽視。對於刷掌這種新型支付方式,有網友調侃道,“揮一揮手,錢就被扣走”、“有些手,刷著刷著錢就沒了”、也有人表示擔心,從此又多了一個人信息洩露的隱患。
隨著人們對信息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用戶是否願意交出掌紋信息仍有待觀察。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的《關於2021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的報告》顯示,約有96%的移動支付用戶最常使用掃描或出示二維碼來完成支付,約有20%的用戶不接受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使用掌紋的應用場景並不多,在人臉識別、指紋、身份證芯片之後,才會有掌紋驗證的需求。此外,掌紋是一種隱私性的生物特徵,在數據管理層面也存在一定的難度。企業在推進相關應用時,應充分考量並評估自身是否有能力保障生物特徵的信息安全。對於行業推廣問題,短期來看,刷掌支付方式恐怕難以大範圍去鋪開,因為其設備成本太高,基本無法在中小商戶層面普及。
未來,刷掌支付可能會像刷臉支付一樣,成為眾多支付方式中的一種重要補充。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據介紹,微信刷掌採用了“掌紋+掌靜脈”識別技術,針對“無介質”“非接觸”“高便捷”“高安全”等用戶需求提供了補充支付方式。促進效率提升的同時,極大地簡化了用戶操作。
此次北京地鐵大興線刷掌乘車是微信刷掌的一次社會面應用。乘車前,乘客需在大興機場線各站自動售票處的刷掌註冊機錄入掌紋,在微信小程序“北京地鐵刷掌乘車”完成授權後即開通刷掌乘車功能。
微信支付方面表示,目前微信支付已聯合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在草橋站、大興新城站、大興機場站推出刷掌乘車服務。未來,除交通場景外,將逐步應用於辦公、校園、健身、零售、餐飲等領域。博通諮詢金融行業資深研究員王蓬博表示:“從微信支付角度來看,一方面,通過生物識別技術使得支付更加便捷是新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在新型生物識別技術的作用下,支付用戶會重新養成新型支付方式的習慣,所以需提前佈局。”
蘇筱芮表示:“刷掌支付領域正處藍海,對於第三方機構來說,加大推廣力度既能夠鞏固其傳統支付地位,同也對其獲取增量的B端商戶、C端用戶資源形成良好助力。”生物識別市場擴容在支付領域,騰訊、支付寶、亞馬遜等巨頭都已佈局刷掌業務,未來或將大規模推廣該功能。據報道,支付寶此前已在研發“掌紋支付”功能,還預研了掌紋支付原型設備以用於線下支付場景。
亞馬遜則早在2020年就把“刷掌支付”系統應用在多個線下門店,包括亞馬遜旗下的書店、食品店和便利店。分析人士表示,未來,刷掌支付可能成為微信和支付寶的一種全新的生物識別支付方式。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進步,以及應用場景的拓展,生物識別的市場規模或將持續擴容。根據分析機構Frost&Sulliva的預測,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的規模將從2020年的240億元(美元,下同)上升至2024年的483億元。另據市場調研網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元,同比增長率將達到30%以上。多元支付料成趨勢據媒體此前報道,早在2015年,就有銀行嘗試應用刷掌支付。但隨後幾年裡,遲遲未見大面積普及推廣。
在王蓬博看來,目前刷掌支付普及和推廣並不存在技術上難關,而在於用戶的認可及接受度。“掌紋的信息識別會比面部識別更容易,且安全性相對更高。”隨著數字化加快,生物識別已成為支付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的《中國支付產業年報2022》顯示,在國家政策強力推動下,支付服務市場主體數字化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支付機構關注支付服務安全性、智能化和人性化,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支付創新產品在生物識別、反欺詐等多個場景應用。
對於刷掌支付的商用前景,蘇筱芮表示:“從B端來看,刷掌支付的‘掌紋+掌靜脈’雙因數驗證模式,能夠增強商家的風控防線,如餐飲、零售等行業,刷掌支付可以大大提高支付效率,減少支付時間和人力成本;從C端來看,刷掌支付也可以提升用戶體驗,主要表現如無電支付、無接觸支付等。”“未來,支付手段將會是多元的,刷臉、刷掌、虹膜、聲紋等科技運用會越來越成熟。從技術本身來看,生物識別技術是支付介質隨著科技進步而變化的趨勢之一,且這個趨勢不可逆 。”王蓬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