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上限協議通過全球資產影響幾何+ 查看更多
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暫時“告一段落”。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先後通過了關於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法案,根據法案政府開支將受到上限制約直至2024年結束,但可以避免發生債務違約。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目前美國聯邦債務規模約為31.46萬億元(美元,下同),佔其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已超過120%,相當於每個美國人負債9.4萬元。
分析人士表示,在目前美國債務上限情景下,中長期看美債上限違約風險難以忽視,亞洲等新興市場股票表現將更具韌性,而市場關注的重點也將重新回到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上來。
新興市場更具韌性
除本次外,1976年以來美國政府債務共有22次觸及法定上限,每次債務上限觸及後均得到了上調或暫停,只是經歷的時間長短不同。彭博數據顯示,2011年債務上限解決前後,標普500指數自高點下跌16.7%,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16.3%;在2013年債務上限解決前後,標普500指數最大下調幅度為4.1%,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3.4%。
而在本次債務危機談判過程中,亞洲市場反應參差,日經225指數創1990年以來新高,香港恆生指數則跌至年內新低。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表示,儘管美國徹底違約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此前因為市場擔憂發生違約,很多國家和行業都遭到拋售,但這次亞洲市場表現相對於美國和發達市場更具韌性,得益於較佳的盈利增長前景和具吸引力的相對估值,尤其看好中國、泰國和韓國。具體就中國市場而言,瑞銀CIO認為,盈利才是關鍵催化劑。
中國今年首季盈利增長較去年第四季有所改善,有助提振對中國資產的信心。與亞洲其他地區(日本除外)相比,中國股市的估值似乎被低估。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債務協議的順利通過消除了美國乃至全球面 臨的一個不明朗因素,進而短暫提振市場情緒。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稱,因投資者對兩黨達成一致有確定的預期,所以近期美國以及全球資本市場並沒有對美國債務上限問題過度反應,整體表現平穩。
違約風險難以忽視
目前來看,主流大類資產對於美債危機的反應都較為平淡,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兼投資總監肖令君表示,從中長期的資產配置角度出發,諸如美債上限等類似的尾部風險事件難以忽視。
“對沖投資組合的下行風險,主要考慮兩點:一是多元化低相關性資產配置、二是支付保險費的另類策略,為組合提供下行保護。回顧美債上限危機歷史,看到避險資產如美元、美債、黃金在通常較風險資產呈現明顯的超額收益,因此組合配置中保有一定比例的避險資產有助對沖投資組合波動。”
肖令君表示。長江證券在黃金與美債季度展望中也提到,黃金作為典型的避險資產,國際金價將有支撐,短期或繼續走高,因為美債利率短期內仍會高位震蕩,通脹不確定性仍然較高,同時全球整體風險因素提高。
肖令君續指,極端危機環境下,大類資產會呈現同漲同跌的特徵,如2020年3月極度恐慌時期,市場無差別拋售一切資產增持現金,傳統避險資產隨同風險資產一起下跌,因此以期權保護組合下行風險是另一種方式。美債違約並非基準假設,如果出現此類尾部風險,做多波動率、以及做空風險資產的衍生品策略將顯著受益。
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黃俊則表示,美債上限的提升,將促進美聯儲停止緊縮貨幣政策,對美股也是一大利好。他認為,美國政府的財政支出得到了保證,在兩年內可以繼續舉債。最近兩周的美債談判關鍵期,美國三大股指主漲,“用腳投票”的市場報以樂觀。可見隨著美債上限談判的塵埃落定,美股仍有望進一步有良好表現。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美國參議院已經投票通過債務上限法案,市場關注焦點再度回到美國未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
肖令君認為,如果未出現“黑天鵝”事件,預計聯儲仍將貫徹數據依賴原則,聯儲可能會持續關注就業數據和工商業運行情況,等待市場自然降溫至淺蕭條後再開啟降息,年內降息的樂觀預期存在修正可能。肖令君還稱:“從經濟數據上看,美國經濟韌性好於預期,如果年核心PCE指標繼續反彈走高,不排除聯儲還會繼續加息的可能,但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利率基本見頂的趨勢不會改變,因此預計加息對市場的衝擊趨緩。”趙耀庭認為,債務上限協議通過後,美國財政部預計將可於未來7個月發行逾6,000億元的國債。隨著市場流動性收緊,這或將產生顯著的吸力作用。債券收益率或將隨著資本流出經濟而上升。
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黃俊則稱,接下來美國財政部的工作重點是如何為美債找到買家,其中有三個重要看點,即一是美聯儲現在仍在縮表周期,接下來是否要調整貨幣政策停止縮表拋售美債;二是以中國為代表的貿易順差國是否購買美債;三是美國國內普通家庭可能成為購買美債異軍突起的力量。
黃俊分析稱,美聯儲現在仍在縮表周期,接下來可能要調整貨幣政策停止縮表拋售美債。如果美聯儲縮表賣出美債,美國財政部發行美債,這無疑會給美債市場造成極大拋壓。他總結道,美債的重新發行,有可能促使美聯儲美聯儲停止加息和縮表。
在5月美聯儲FOMC申明中刪除了此前暗示未來還會加息的措辭,需要關注6月利率決議中美聯儲是否能進一步確認停止緊縮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