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社團熱議

首季內地人赴香港買保險激增

发布日期:2023-06-15 18:40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近日公佈了2023年首季度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1,472億港元,相較去年同期下跌7%。與此同時,今年首季內地訪客的新保費業務總額回升至96億港元,同比增長2,686.4%,約佔個人業務總額的20.5%。保監局認為,跨境人流恢復正常釋放了壓抑多時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造成內地訪客新保費業務激增。

 

多名香港保險經紀人表示,今年2月內地與港澳“通關”正常化以來,確實有越來越多內地客戶諮詢和投保,但升幅尚未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他們認為,想要通過購買香港保險實現資產保值的內地客戶增多,是今年首季內地赴港訪客的新單保費同比上升的重要原因, 但今年首季內地訪客的新單保費為2019年首季的75%。

 

內地客戶主要是高淨值人群和中產家庭,所購買的保險以健康保障和理財為主。對香港保險仍有一些內地投保人容易忽視的問題,例如,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適用中國香港地區法律。如果發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中國香港地區法律維權訴訟。

 

其次,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需親赴香港投保並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果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於非法的“地下保單”,不受兩地法律保護。再者,由於香港保險合同的文字和條款表述與內地行文不大相同,因此內地居民難以對香港保單的內容深入瞭解,需依賴代理人的講解。

 

能否依據客戶的實際需求分析產品利弊,與代理人本身素質有較大關係。帶有分紅性質的壽險宣傳的投資收益率達6%以上。但分紅本身屬於非保證收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可能與其宣傳有出入。赴港購買資產配置類的保險產品,還存在政策風險。此類投資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交易,不符合外匯管理政策,一旦資金無法順利出境,就可能無法續保。

 

曾從事過保險經紀業務的王女士表示,內地客戶投保,第一次繳費需要帶現金去香港,以後保費就‘各顯神通’。如客戶能辦香港銀行卡,就直接把錢打到卡上,保險公司自動劃扣。也有中介以幫辦卡,但需不菲的中介費。有的客戶會找代理人代交,這種方式對投保人來說,存在很大風險。

浏览次数:3833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