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聚焦“製造業當家” 粤舉行第三場“高質量發展看廣東系列主題發佈會”

发布日期:2023-07-14 19:37

 

7月13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看廣東”系列主題發佈會第三場”在廣州舉行 ,今次發布會邀請省市場監管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負責人向大家介紹《廣東省高質量省建設綱要》的主要內容。

出席發布會的嘉賓有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劉光明、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安建光、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楊淑鵬、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一級巡視員蔡瀛、廣東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黃欣。

 

發布會上,劉光明介紹了《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主要內容。他表示,廣東聚焦“製造業當家”全面開展質量強市、強業、強企、強基活動,産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穩步提高,多項質量指標均居全國首位,表現在多個方面。

 

一是強省發展快。廣東將質量工作作爲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一把手”工程,推動廣東製造向廣東創造、廣東速度向廣東質量、廣東産品向廣東品牌轉變。廣東製造業總産值突破16萬億元大關,連續34年位居全國首位,擁有70餘萬戶製造業企業法人和一大批優質企業、8個萬億元級戰略性産業集群、17家世界500強企業。二是強企水平高。率先開展産品質量比對提升行動,圍繞戰略性産業集群開展“治病問診”、“強身健體”、重點産品“雙比對雙提升”,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監測結果爲90.63。全省製造業産品質量合格率爲94.49%。

 

三是強品質量優。大力推進質量品牌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全省累計3家組織獲得中國質量獎,15家組織和1個個人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62家組織獲得省政府質量獎,全省商標品牌申請量和注冊量均居全國首位。馬德裏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也居全國首位,廣東商標品牌發展指數居全國前列。四是強基支撐牢。大力推動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要素統籌協同、共建共享,提升質量基礎綜合能力。全省累計建設國家質檢中心87個,國家産業計量測試中心7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6個,數量均位居全國首位。強基支撐牢,大力推進先進標準體系建設,發布首批110項“灣區標準”。


《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明確了質量強省建設指導思想,圍繞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增強産業質量競爭力、加快産品質量提檔升級、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增加優質服務供給、增強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構建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推進質量治理現代化等8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措施。同時,從服務高質量發展出發,提出實施“七大工程”,作爲質量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

 

廣東省將牢固樹立“質量爲王”的理念,重點突出“五個新”,全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是在增強質量發展創新動能上展現新擔當。推進“廣東強芯”等工程,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新材料、工業軟件、高端裝備等産業關鍵核心技術。實施戰略性産業專利標準領航工程,推動將核心專利轉化爲先進標準,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將製造業質量指標列入主要目標。

二是在提升産業質量競爭力上體現新作爲。實施質量強省“七大工程”,全方位支撐産業質量競爭力提升。如實施區域質量發展示範工程,創建質量強國建設標杆城市、質量品牌提升示範區,打造區域質量發展新優勢;實施重點産品質量階梯攀登工程,開展重點産品與國內外標杆産品的執行標準和關鍵質量指標“雙比對、雙提升”,提升産品質量競爭力;實施質量安全監管築堤工程,推行智慧質量監管,建設粵品通、粵品質服務平臺,提升質量技術服務水平,設立綫上“産品醫院”。將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納入主要目標目標,到2025年,全省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92,爲廣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三是在增強質量品牌發展能力上謀求新進展。完善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制度,鼓勵實施以質量爲基礎的品牌戰略。創建“粵字號”知名品牌,打造一縣一綫上品牌。加強老字號品牌保護和開發,創建具有嶺南傳統文化特色的“粵手禮”老字號産品品牌。加快培育優質企業,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支持“鏈主”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爲代表的優質企業開展商標國際注冊和自主品牌國際化建設。

四是在打造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上實現新突破。建設系統完備、結構優化、高效實用的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質檢中心、産業計量測試中心、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打造質量基礎設施建成服務基地,開展先進質量標準、檢驗檢測方法、高端計量儀器、檢驗檢測設備設施的研製驗證,爲産業集群、産業鏈質量升級提供“一站式”服務。各位媒體朋友也注意到最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專門批復同意我省在南沙新建國家碳計量中心。五是在著力優化質量發展環境上呈現新面貌。圍繞服務“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強化與港澳銜接,深化質量創新合作。支持具有國際化優勢的專業機構和企業組建國際標準聯盟,增強質量話語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的作用,推進質量技術規則聯通、貫通、融通。以“一個標準,一次檢測,一次認證,灣區通行”爲理念,推動三地共建共用共享“灣區標準”“灣區認證”“灣區計量”,實現大灣區質量軟通聯。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楊淑鵬表示,近年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一是著力培育全國消費品“三品”戰略示範城市。支持我省消費品工業基礎較好,在穩增長、擴消費、惠民生等方面表現突出,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引領消費供給升級、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示範作用明顯的城市申報全國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截至目前,省內累計獲評城市達5個(分別是佛山市、中山市、深圳市龍華區、廣州市、東莞市)。


二是分門別類實施傳統優勢産業改造升級專項行動。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産業集群走時尚化、高端化、品牌化、數智化、低碳化、國際化和總部經濟集聚地、創意設計策源地、服貿會展新高地的“六化三地”。三是引導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出臺《廣東省實施消費品工業“數字三品”三年行動方案》,率先在紡織服裝和家具行業制定印發《廣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引》和《廣東省家具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引》。四是加強優質産品推廣應用。各行業組織實施“粵造粵強 粵貿全球”廣貨促消費聯合行動,積極開展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美妝日化、家具家電、消費電子、老幼用品等消費品新産品的推廣宣傳。

此外,《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部署,著力打造“四個平臺”。一是打造高水平質量創新平臺。加快推進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實施“雙碳”專項科技計劃,重點支持100個項目開展科技創新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二是打造高水平灣區互聯互通合作平臺。堅持“一個標準,一次檢測,一次認證,灣區通行”理念,創新開展“灣區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快推進三地共建共用共享“灣區標準”,加強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以標準“軟聯通”促進大灣區聯通、融通、貫通。今年4月24日,粵港澳三地聯合發布了首批110項“灣區標準”,涵蓋食品、粵菜、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25個領域。

三是打造高水平技術支撐平臺。大力支持內地和港澳認證機構等經營主體積極對標國際通行規則,采取粵港澳大灣區認證聯盟形式,在食品、農産品、消費品、裝備製造、服務業等領域開展“灣區認證”,按照市場化機制實行實體化運營,把“灣區認證”打造成爲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品質認證品牌,適時發布一批“灣區認證”成果。  四是打造高效能“一站式”集成服務平臺。支持以産業園區、頭部企業、國家質檢中心爲骨幹,以優化服務、提高效率、輻射帶動爲導向,健全質量基礎設施運行機制,加強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等要素統籌建設,開展可靠性管理、可靠性技術、可靠性標準、可靠性驗證和評價一站式服務,推進技術、信息、人才、設備等向社會開放共享,同時支持中小微企業質量升級,進一步推動産業鏈質量有效提升。
 

浏览次数:4246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