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在穗舉辦第二屆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會議+ 查看更多
澳商訊 7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在廣州舉辦第二屆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會議。本次會議由博鰲亞洲論壇主辦,得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省知識經濟發展促進會的大力支持。會議以“激發創新活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行了1場全體大會、4場主題分論壇和其他專題活動。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表示,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因此,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更能引領創新,驅動社會和科技的進步。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圍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定位,奮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的成就再次獲得國際社會認同。值得一提的是,自本月起澳門特區申請人在內地發明專利優先審查申請試點項目正式實施。這一舉措將為澳門以創新驅動經濟多元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與會代表認為,在新科技和產業革命引發的創新浪潮下,知識產權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伴隨世界創新格局多極化和地區創新鴻溝縮小化趨勢,全球知識產權事業和產業進一步健康發展,知識產權國際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知識產權創新生態系統更加均衡高效。
與會代表表示,亞洲和中國可在推進世界創新發展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近年來,亞洲地區科技創新實力快速提升,已成為全球研發創新和知識產權產出的高地,有力推動了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的復蘇。中國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協同治理和交流合作,為形成更加開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知識產權國際發展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方案。
與會代表呼籲,知識產權領域各利益相關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挖掘全球創新和可持續增長的巨大潛力;積極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推動知識產權國際申請、保護、運用和貿易、投資等相關規則、標準的制定與完善,為支持維護全球知識產權多邊合作秩序貢獻智慧和力量。

同場還舉行了以“知識產權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未來產業的知識產權佈局與趨勢”、“資本市場的知識產權戰略考量”和“品牌戰略與企業及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議題的分會議。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知識產權戰略佈局提出了挑戰,就減少知識產權風險,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薑穎從司法應對角度提出,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相關證據予以留存形成電子存證防止被修改,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業態知識產權能起到有效保護作用,以護航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提升網絡空間知識產權保護。
而對於資本方而言,則希望“知產”成為“資產”。平安集團科技發展委員會知識產權部總經理胡盛濤則從知識產權金融發展現況談起,結合從業經驗分析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難點和對策,認為知識產權對於企業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資本市場對於企業價值考量的重要因素,加強知識產權的確權、估值與交易,將成為企業的優質“資產”的一部分。
據悉,2023年上半年我國專利商标質押融資金額達2676.6億元,同比增長64.6%,質押項目1.6萬筆,同比增長56.9%。其中,質押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性專利商标質押項目佔比72.5%,惠及中小微企業1.1萬家,同比增長54.4%,普惠範圍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