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愛爾眼科:弱視重在早發現堅持治療及加強預防+ 查看更多
澳商訊 近日,珠海19歲的女大學生劉同學到珠海愛爾眼科醫院就診。她的右眼為100度的近視,但左眼不僅外斜,且裸眼視力只能看到光感,經檢查左眼近視度數高達1200度。
經過珠海愛爾眼科醫院大視光科主任林雅娜的診斷,劉同學被確診為左眼屈光參差性弱視,知覺性外斜視,而左眼弱視是導致斜視的原因。林雅娜為劉同學制定了“一站式”斜弱視治療方案,將左眼矯正視力提升至1.0。

什麼是弱視?林雅娜解釋,當戴上合適度數眼鏡後測得的視力低於正常同齡標準(3~5歲≥0.5,6歲以上≥0.7)或雙眼矯正視力相差兩行或以上,即為弱視。弱視的成因是個體在視覺發育的敏感期,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大腦功能性的視覺發育障礙,具體表現為感光細胞和大腦處理光刺激和信號“翻譯”的能力太弱。
林雅娜分析,弱視的成因可以分為4類。一是屈光不正性弱視,即雙眼近視、遠視、散光引起的弱視;二是屈光參差性弱視,是兩眼的近視、遠視、散光度數差距較大,導致度數大的眼形成弱視。三是斜視性弱視,是雙眼注視方向不一致,導致歪向一旁的斜視眼形成的弱視;四是形覺剝奪性弱視,如眼瞼下垂、白內障、角膜混濁等原因導致光線不能進入眼球在視網膜上成像形成的弱視。
弱視多發於8歲以下的嬰幼兒童,“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判斷方法。”林雅娜介紹,對於嬰幼兒,家長可以觀察其雙眼有沒有追光、追物反應;兩只眼睛大小是否均勻對稱,瞳孔中間有沒有發白的情況,眼睛看東西時會不會快速顫動。她說,“分別遮蓋一只眼,當遮蓋某一只眼時,孩子表現的很煩躁,此時未被遮蓋的眼睛視力可能有問題。”
對於已經入學的孩子來說,日常行為也透露了其視力發育狀況。林雅娜介紹,比如有的孩子看東西時喜歡歪頭、側頭或眯眼;看書、寫字、看電視時距離太近;做作業、寫字時有跳字現象,字寫得歪歪扭扭;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眼睛容易疲勞,常揉眼睛;動作笨拙,走路常跌倒,老拿不到東西;看東西時是不是兩只眼睛往同一個方向,是否有一只眼看,一只眼往旁邊歪的情況。林雅娜建議,如果有以上的行為症狀,就要及時帶孩子去專業的眼科醫院就診。
林雅娜續稱,弱視治療的效果與弱視發生的年齡、弱視的嚴重程度、開始治療的時機密切相關。黃金治療時機是視覺發育敏感期內,也就是6-8歲以前,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治癒率隨之下降。

“要治癒弱視,首先要消除引起弱視的病因。”林雅娜分析,對於雙眼近視、遠視、散光引起的屈光不正性弱視,需佩戴合適度數的眼鏡,讓光線能夠準確對焦到視網膜上。另外,屈光參差引起的弱視也需要佩戴眼鏡,不同的是屈光參差由於雙眼度數差距大,佩戴框架眼鏡看到的物象大小不一致,度數高的看到物象變大(遠視)或者變小(近視)非常明顯,影響大腦識別,最好佩戴隱形眼鏡(不會造成物象變大變小),以利於雙眼平衡。林雅娜說,“不過,對於形覺剝奪性和斜視性弱視,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通過手術解決”。
從林雅娜過往接收的廣泛病患來看,單眼弱視或者雙眼弱視的程度不一樣的現象還頗為普遍。對於這一現象,林雅娜表示,“大腦選擇性只接受好眼傳入的資訊,此時要在戴眼鏡的基礎上,遮蓋好眼,強迫差眼看東西,從而讓大腦重新接受差眼資訊,這也有助於弱視的治療。”
另外,物理訓練也是治療弱視的一種有效辦法。林雅娜介紹,訓練的第一步是通過各種方法刺激弱視眼的感光細胞及神經發育,從而加速視力的提升。這一類的訓練,有傳統的串珠子、畫圖等,也有電腦訓練軟體。第二步是通過雙眼視訓練,訓練雙眼協同工作的能力,幫助雙眼同時使用起來,以避免弱視的復發。
需要注意的是,弱視存在一定的復發率,中華醫學會的弱視治癒標準(1987年制定)是:矯正視力大於等於0.9,立體視銳度小於等於60",穩定三年以上。“也就是說,弱視治療僅僅達到矯正視力正常是不夠的,需要有正常的雙眼協同工作的能力,而且要隨診三年,才算真正治癒。”林雅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