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訪東盟三國爭取港加入RCEP+ 查看更多
香港特首李家超率團訪問東盟三國,23日抵達首站新加坡,24日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並與當地商界領袖見面交流。25日到達印尼,分別與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和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會面,就加強與印尼和東盟成員國的聯繫交流意見,27日轉抵馬來西亞進行訪問。
李家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此訪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強化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友誼,推動合作互惠;其次是要說好香港故事,介紹香港在金融、商務、物流等領域的最新情況,讓他們更瞭解香港的新機遇、新發展,爭取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擴大與東盟各國經貿發展據港媒報道,李家超24日中午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並共進午餐。李顯龍強調新港關係非常重要,疫情現已過去,是時候重啟雙方的關係,並決定恢復此前暫停的公務員交流計劃。
李家超感謝李顯龍邀請他到新加坡訪問。李家超說,香港與新加坡多年來保持密切經濟關係,“新加坡一直是我們在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2022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4,815億港元。儘管受到疫情影響,2018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5.9%”。
香港十分重視與新加坡的長期密切關係,感謝新方支持香港早日加入RCEP,深信兩地的合作會繼續穩步發展。李家超此行與新加坡簽署7份合作備忘錄。李家超率團25日上午抵達印尼雅加達,當天分別與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和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會面,就加強與印尼和東盟成員國的聯繫交流意見。
李家超感謝印尼支持香港申請加入RCEP,期望雙方進一步加強在經貿、投資、金融、創新科技和文化旅遊等多方面的合作。他表示,香港和印尼的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向來密切,香港是印尼三大外資來源地之一。25日下午,李家超與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會面時表示,香港重視與東盟保持緊密的經貿關係,東盟長期以來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貨物貿易額創新高達1,650億美元。
隨著香港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及相關《投資協定》在2021年全面生效,雙方的經貿聯繫更上一層樓。他再次感謝東盟成員國支持香港加入RCEP,期望與東盟秘書處就相關討論保持溝通。帶領強大“香港隊”出訪這次是李家超上任後第二次訪問東盟國家。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也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此次李家超帶了強大的“香港隊”出訪,成員包括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以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等多名政府官員,以及包括大約30名工商、金融服務、運輸、物流和電子商貿、創新科技等各界人士。
按行程規劃,李家超一行25日結束新加坡的訪問後,轉往印尼雅加達,27日上午再前往馬來西亞吉隆玻。其間將與當地政商界領導人會面,介紹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鼓勵東盟企業來港擴展業務,同時考察當地企業和大型基建項目,29日代表團將返港。鞏固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RCEP於2020年11月正式簽署,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現有15個成員,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東盟10國,涵蓋全球總人口及國內生產總值總和30%以上。
RCEP第一輪香港沒有參加,有學者分析稱,談判最初發起時可能希望把過程簡化,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將香港考慮在內。還有分析稱,簽貿易協定是相互開放市場取消關稅。由於香港是自由港,本來已開放市場免關稅,因此在免關稅方面並不是很有吸引力。不過,香港雖是自由港,但有非關稅壁壘,如醫生、律師等人才並不易輸入。
2020年11月,中國商務部表示,積極支持香港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將根據RCEP關於新成員加入規定和香港發展的實際需要,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2022年2月,香港政府時任工業貿易署署長盧世雄在出席線上研討會時透露,特區政府已在當年1月中旬正式提交加入RCEP的申請,預計約18個月後加入。
有港媒分析稱,RCEP的15個成員均為香港主要貿易夥伴,其貨物貿易佔香港2021年總額超過70%,服務貿易及投資分別佔香港2020年總額約50%。香港已與RCEP13個成員(除日韓外),簽了不同的雙邊自貿協定。若成功加入RCEP,香港可鞏固國際貿易中心地位,進一步融入區域產業鏈。香港貨物、企業和服務業也可受惠於RCEP下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原產地規則、關稅減免、開放市場准入、簡化通關程序,有助於企業降低貿易成本增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