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澳門八景以音樂意象 《澳門意象》大提琴作品首演在珠海奏響+ 查看更多
澳商訊 8月5日晚,以描寫“澳門八景”為基礎的大型大提琴音樂作品—《澳門意象》,在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舉行世界首演音樂會。該音樂會的舉辦既是對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一次深情獻禮,也為珠澳文化交流、交心、交融再添濃墨一筆。

《澳門意象》的八個樂章描繪了“澳門八景”的風貌,《鏡海長虹》《三巴聖跡》《媽閣紫煙》《盧園探勝》《普濟尋幽》《龍環葡韻》《燈塔松濤》《黑沙踏浪》等風格各異、構思巧妙的八個樂章輪番登場,細膩深沉的琴聲訴說著歲月悠悠與歷史跌宕,將澳門之美和人文底蘊化為流動的音樂,又在協奏的起承轉合間將磅礴時代感和厚重人文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澳門大提琴樂團的演奏家來自於澳門樂團、澳門中樂團、澳門演藝學院及澳門青年交響樂團等,代表著澳門大提琴最高演奏水準。《澳門意象》選曲富有民族特色與美好意境,以大提琴重奏形式為主,大提琴與鋼琴、中胡、笛子、琵琶、古典吉他、打擊樂等民族樂器或特色中西樂器展開對話,或碰撞、或融合,洋溢著浪漫與溫馨氣息,極具視聽體驗感。

“《澳門意象》在於用大提琴特殊的藝術表演形式,向世界呈現澳門與眾不同的“小而美”,以及澳門回歸祖國以後的巨大變化,取得的驕人成就,用大提琴講好澳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央音樂學院澳門校友會會長、《澳門意象》大型大提琴作品音樂會藝術總監周游表示。
據瞭解,《澳門意象》這一作品,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澳門校友會委約內地知名作曲家方崠清創作,是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專案,將澳門風土人情、歷時人文譜寫成一曲時代讚歌,現已成為繼《七子之歌》後具有澳門城市代表性、意蘊深遠的新文學藝術符號。
此次中央音樂學院澳門校友會與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傾情聯手,將《澳門意象》大型大提琴作品音樂會世界首演落地珠海,不僅是珠澳“文化走親”的碩果,也是珠澳同享灣區榮光的力證。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文化大餐、藝術盛宴,為珠澳民眾送去精神“營養品”,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攜手共繪珠澳“同心圓”。
除《澳門意象》組曲外,當天澳門大提琴樂團還演出了《使命》、《醉八仙》、《蟲兒飛》、《秋之歌》、《摩爾普斯之歌》、《獻給大海》和《友誼天長地久》,將觀眾的思緒凝結在弓弦的起落動靜間,沉浸於演奏者所描繪的音樂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