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首屆“逸仙勇士盃”協同機器人國際邀請賽在珠海校區揭幕+ 查看更多
澳商訊 8月14日,由中山大學主辦,中山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山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聯合承辦的第一屆“逸仙勇士盃”協同機器人國際邀請賽(下稱“大賽”),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開幕。

開幕式上,珠海校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梅在指出,群體智能作為近年來迅猛發展的人工智能學科領域,致力於通過研究分散、自組織的生物群體智慧,實現分佈式、去中心化的智能行為,常用於無人機、機器人集群的協同作業。本次大賽旨在為國內外機器人學者和從業者提供一個促進技術交流與碰撞的平台,同時希望通過競技的方式推動單體機器人及多機器人協同技術的發展。
據悉,大賽自4月份發佈以來,吸引了包含香港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55所知名高校與其他科研院所,以及企事業單位在內的百餘家單位報名,115支協同機器人領域精英參賽隊伍強手雲集,共同展示智能機器的卓越風采和創新實力。

這場協同機器人領域的競技盛事將持續兩天,仿真賽8強隊伍、11支實機賽隊伍、9支技巧表演賽隊伍在多輪比拼中優中選優,角逐“逸仙勇士”盃總冠軍。評委專家將根據不同參賽隊伍在各個賽道上的任務完成情況,分別評選出特、一、二、三等獎,總獎金達近30萬元。
大賽設置了實機賽、仿真賽和技巧表演賽三個賽道,涵蓋了空中、地面和水面機器人。實機賽要求參賽機器人在假定發生事故或災難的建築物內,完成空中搜索和空地協同搜索任務。仿真賽則採用線上評分和排名以及線下PK的方式進行,參賽隊伍需要爭取用最短時間在複雜場景中完成任務。技巧表演賽旨在展示控制、規劃和感知等方面的技術技巧。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王耀南擔任本次賽事指導委員會主席,統領賽事評審工作,來自多所知名高校院所、行業學會、企業的12位專家擔任賽事指導委員會委員,聚焦前沿科技領域與參賽學生和嘉賓展開探討,為推動協同機器人領域發展建言獻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科技部啟動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指南》中,“群體智能”被列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五大持續攻關方向之一,這凸顯了對群體智能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但在面向異構機器人群體的協同智能方面,技術挑戰和鴻溝仍十分巨大。中山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胡天江稱,本次“逸仙勇士盃”協同機器人國際邀請賽將為群體智能領域帶來新的突破與啟發,為科技領域優秀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同時也為學術界、工業界以及跨領域專業人士提供了展示、交流、合作的珍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