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國內醫藥反腐進行時行業面臨整改

发布日期:2023-08-17 12:22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而在7月底,國家衛健委也曾發佈消息稱,國家10個部門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

 

醫藥行業反腐步入“深水區”,對創新藥、中藥、醫療器械、連鎖藥房,以及民營醫院等上市企業造成較大震動,或改變市場格局以及估值重塑。置身於“風暴眼”中,相關企業未來的發展備受市場關注。

 

利於行業長遠發展

一位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表示:“市場擔憂對於醫院渠道銷售佔比較高、銷售費用率較高的藥企,以及以醫療設備、高值耗材為主營產品的上市公司,會因院內銷售受阻導致營收下降。不過,從長期來看醫藥反腐更利於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有利於醫藥企業進一步潛心科研,培育最終以產品創新、臨床療效為核心衡量標準的良好行業生態。”

 

九典製藥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上市醫藥企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若公司產品多個品類進入集采清單,後續對銷售費用的下降將有一定幫助。

以該公司核心產品“洛索洛芬鈉凝膠貼膏”為例,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這款產品已中選廣東聯盟地區集采,受益於公司核心產品進入集采清單和營銷模式的積極轉型,公司銷售費用率將持續下降。”方盛製藥中成藥銷售近年來增長態勢良好,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

 

作為中藥企業代表,方盛製藥董秘何仕表示:“醫藥行業反腐是常態,整個行業將會越來越規範,也有利於企業的高質量、健康持續發展。

 

從中長期來看,加速行業優勢集中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對於具備創新能力,產品有優勢的製藥企業是利好的。”談及醫藥反腐對於製藥企業以及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的具體影響,上述醫藥券商分析師認為:“中藥企業方面,可能會對中藥材的採購和銷售進行嚴格的監管;對於西藥企業而言,則主要體現在採購環節的嚴格監管和價格的透明化,這可能會對西藥製藥企業的利潤和市場競爭力造成一定壓力;對於醫療器械企業而言,醫藥領域反腐可能會加強對醫療器械產品的銷售推廣監管和價格控制,高值耗材受到的影響或較大。”

 

促進以患者為中心

製藥裝備、連鎖藥房以及民營醫院作為製藥企業的上下游,在這場醫藥反腐風暴中又將受到怎樣的影響?楚天科技所屬醫藥裝備行業,公司董秘周飛躍表示:“醫藥反腐對製藥裝備企業而言是一個良好的市場機遇,醫藥反腐將倒逼製藥企業加大對醫藥生產環節的監督力度,對製藥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條件提出更高的要求,驅動製藥企業對現有設備進行迭代升級,最終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環境。”作為製藥行業的下游終端企業,老百姓、益豐藥房、達嘉維康相關負責人表示,醫藥反腐有望加快處方藥外流,連鎖藥房頭部企業在承接處方藥外流的過程中將佔據較為明顯優勢。

 

上述券商醫藥分析師認為,在醫藥反腐的深層次影響下,行業格局和市場估值也將泛起漣漪:“一些輔助用藥和高價走費用的安全無效藥,一些不符合中醫理論,也不被西醫認同的中藥注射液品類,以及一些行政原因導致的歷史遺留產品將被清理淘汰,市場最終只會留給創新底蘊豐厚、藥品品質過硬的企業。二級市場上,醫藥反腐會帶來短期的情緒衝擊,但醫藥行業中的優質企業仍將回歸到合理的估值。”方正證券分析認為,此次規格空前的醫藥反腐,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產業鏈條中的不合理競爭,促使真正的創新、真正具備臨床價值的藥品、器械被合理地使用,是行業正本清源的必由之路。

 

從此次整頓對行業的影響來看,主要分為短期、長期兩個方面:一是短期的行業反腐整頓過程中,今年醫療設備和新產品的進院銷售可能會受到短期的遲滯性影響,但需求不會消失只會延遲;二是長期來看,利益性品種將進一步被淘汰出院內市場,滿足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藥品、器械將脫穎而出,不合理不合規的銷售費用有望呈下降趨勢,中長期利好創新研發型企業。

 

回歸治病救人初心針對如何防止醫藥腐敗的問題,資深醫改專家徐毓才表示,引導外部監督、社會監督很有必要,但重點遠不止於“監督”,更主要的是完善體制機制,從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上大做文章;而內部監管更多的還要依靠制度來解決,預防為主。而在產業領域,這場反腐風暴並非簡單意義的利空,或將帶動國內醫藥企業走向新的高峰。

 

一家上市藥企的董事長表示,醫藥反腐將會極大促進原創藥企的研發熱情,為患者帶來更多有療效的新藥;同時他建議更應該從制度上入手,破除當前的隱形門檻和障礙,讓更適合、更具創新的藥品進入醫院;此外也應該解決醫生的合理薪酬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應該讓醫生、醫院、藥企都回歸到‘治病救人’的初心上,包括對醫院、醫生設置的考核指標也不應是經濟指標,而是治病救人的成效。”

 

同時,針對近期多場學術會議暫停、醫藥代表不能進醫院的情況,有專家表示,“一刀切”的處理方式並不合理,應該用更好的制度建設做好區分。當前部分學術會議的確有較大問題,但不應忽視學術會議的重要作用。

 

在一款新藥面向患者時,必須要通過學術會議去教育醫生,醫生也需要瞭解新藥的安全性、療效,越是做原創藥的企業,越是需要通過組織學術會議、醫生分享治療案例來實現對新藥的瞭解,才能知道怎樣去幫助更多的患者;醫藥代表實際上也承擔著向醫生傳遞這些信息的責任,這些都有利於患者用上最新最好的藥。

 

此外,交銀國際證券也指出,今年以來,醫療領域反腐力度較以往更嚴格,市場對個別公司有所擔憂。但是,龍頭上市藥企、醫療器械企業在過去多輪反腐行動的監督和懲戒下,已經將合規運營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了相對符合監管要求的銷售管理系統。因此,短期內本輪反腐將打擊、清退部分運營不合規的企業,但對合規較嚴格的龍頭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來說影響有限;長期來看,這將進一步扭轉醫藥行業重銷售、輕學術的現狀,減少不合理競爭,促使真正具有創新性的產品脫穎而出,利好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的健康發展。

浏览次数:905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