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貨”滿滿!一場分享會瞭解內地與港澳三地個人所得稅知識+ 查看更多
澳商訊 8月25日,“香港、澳門、內地個人所得稅的比較與適用”分享會在珠海中心大廈舉行。本次研討會邀請了澳門稅務學會顧問張新彬,澳門稅務學會副理事長汪清陽,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律師,會計師、經濟師徐立,分別就香港、澳門、內地個人所得稅的框架與適用等問題開展相關實務分享與交流探討。

“粵港澳大灣區有著‘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特點,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等政策落地,珠海作為與港澳惟一陸路相同的城市,三地在商貿往來也更加頻密,跨境法律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法律從業人士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促進業界瞭解港澳法律法規十分必要。“個人所得稅是粵港澳三地共同的稅種,也是三地居民以及企業在交流、投資中經常涉及的問題,因此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具有適時性和必要性。”珠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沈繼光致辭表示。

張新彬對“香港個人所得稅的框架與適用”進行了闡釋,全面介紹了香港稅務局組織架構、香港個稅的徵稅範圍、稅率標準、扣稅範圍,更重點講解了香港居民在香港與內地跨境工作的稅負繳納問題。
“香港稅制是以地域來源徵收,而非是否香港居民。”張新彬稱,當中薪俸稅指香港地區對個人來自香港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是直接稅中的入息稅,是納稅人為在香港工作所賺取的入息所繳交的稅款。同時,應課稅入息實額,香港薪俸稅亦與內地同樣採用累進稅率,但與內地預扣稅率從3%至45%相比,香港僅為2%至17%。
與內地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相對比,“香港存在的差異在於,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股息、投資所得屬於免稅入息範疇。”張新彬指出,在薪俸稅的免稅額方面,香港與內地在免稅名目、額度亦存在區別。“其中,基本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以及供養年滿60歲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兩地存在額度的區別;香港還對於已婚人士,供養兄弟姐妹及55歲或以上未滿60歲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單親人士、傷殘人士、傷殘受養人士,設有免稅額”。
隨著灣區深入融合發展,越來越多香港居民走進內地就業,亦有香港企業在內地設立公司,張新彬還對在內地和香港跨境工作的香港居民的稅負進行了說明。“如在課稅年度內部分時間與內地、香港跨境工作,僱員所得的全部入息,均須在香港繳納薪俸稅。而在內地就所得的入息可能亦須交付個稅。”張新彬續指,若在內地就內地履行職務所得的入息繳付個稅,可根據《稅務條例》對應條款申請該部分入息豁免徵稅,或選擇《稅務條例》和《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稅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對應規定申請稅收抵免。
汪清陽則對“澳門個人所得稅的框架與適用”,詳盡解讀了澳門職業稅、稅率與計算方法、就源扣繳與年度清繳、通知程序等內容。他指出,因澳門受傳統歐洲大陸葡萄牙法制影響,在稅制上並無居民管轄或來源地管轄的說法。而對於納稅人,澳門分為第一組納稅人、第二組納稅人。第一組納稅人為非獨立勞務報酬獲得者,通常為散工或僱員;第二組納稅人為獨立勞務報酬獲得者,通常為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服務收入。職業稅系以工作收益為課征對象,不論其收益系金錢或實物,有約定或無約定的,固定或不固定的,又不論其來源或地點或計算與支付所定的方法及貨幣。
澳門同樣採用超額累進稅率,汪清陽介紹,澳門職業稅計算方式為“可課稅收益=(年度收入-不課稅收益)*0.75”,隨後再按照特首批示的預算案,於第二年度退返七成職業稅。
徐立則分享了“內地個人所得稅的框架與適用”,介紹了內地稅法體系、內地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等內容。
按照課稅所得項目,內地《個人所得稅法》要求,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稅率為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由3%至45%;經營所得包括個體工商戶生產與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稅率為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由5%至35%;而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則按20%納稅。
徐立還對外籍個人(含港澳台居民)免徵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政策進行了說明。她稱,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也可以選擇按照外籍個人津貼、補貼政策,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貼、補貼免稅優惠政策,但不得同時享受,並且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同時,徐立還介紹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及,對在合作區的境內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對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徵。
“珠海律協財稅委舉辦此次研討會的目的,在於服務好律師與律所、企業與個人等市場主體。”珠海市律師協會財稅法律業務委員會主任詹秦指出,諮詢業要融合發展,與之相關的合作夥伴就是重要力量,而企業作為市場最活躍的成分,為其做好服務相當於做好法治化營商環境。希望藉此次研討會凝智聚力,為珠海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