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郭台銘參選台灣大選再“洗牌”

发布日期:2023-08-31 18:01

8月28日上午,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召開“主流民意大聯盟”記者會,正式宣佈參選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郭台銘此時參選會對台灣大選形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不少網友都覺得,郭台銘宣佈參加大選,形同分裂在野結盟,民進黨賴清德可以“躺著選贏”了;而藍營的雲林縣長張麗善、立委謝衣鳳則批評郭此舉。原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更指出,“郭董宣佈後就會一路走下坡了,眾叛親離,自生自滅、自討沒趣”。

 

台灣大學教授鈕則勳表示,郭的動作主要是虛張聲勢,迫使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與他談判,但侯柯都不大可能與郭聯盟,反而可能使得侯柯更願意面對整合,“藍白合”未必沒機會。

 

郭台銘重演4年前把戲

有台媒指,早在4年前,郭台銘就曾經爭取國民黨候選人提名,而且手法與此次幾乎完全一致:在提名前,都宣示將會遵從國民黨的提名結果,無論被提名與否,都會支持國民黨的提名人;但未獲提名就馬上翻臉。

 

與4年前最大的不同,是郭台銘這次“成熟”了些,至少沒有“第一時間翻臉”,而是透過各種放話、醞釀、策動倒戈,來形塑自己的聲勢。在國民黨提名確定後,郭台銘要參選有三條途徑:第一條是國民黨“侯下郭上”,第二條是“郭柯配”,第三條是透過聯署獨立參選。

 

所以從一開始,郭台銘就是要藉由自己的大動作恫嚇國民黨和柯文哲,“如果不讓我選,我就參選到底,大家都會落選”;落實這套策略的第一步,是不斷製造聲量,讓國民黨從內部分裂,無從整合,壓低侯友宜的支持度;第二步,則是讓柯文哲感受到如果郭參選到底,對自己也極度不利,所以願意屈就於“郭柯配”,第三步,則是郭柯配佔據“非綠”主流民意,侯友宜徹底被邊緣化或者主動退選。

 

郭參選需交29萬連署書

按照台“中選會”的規劃,9月13日至17日受理申請為正副領導人選舉被連署人,9月19日至11月2日受理選舉連署文件,11月14日前公告選舉連署結果。也就是說,郭台銘要在11月2日之前,向“中選會”提交29萬份合格的連署書,且郭台銘需要在向“中選會”申請連署時,就確定副手人選。

 

在28日的記者會上,郭台銘沒有公佈副手,但他表示心目中已經有了人選,時機到了一定會向大家報告。台灣聯合新聞網稱,日前被點名的副手人選包括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夫人李佳芬、媒體人沈春華、主持人陳文茜以及“立委”高金素梅。其中高金素梅的呼聲很高,她28日在臉書發文意有所指地稱,這次選舉將影響未來台灣的命運,她期待基層民眾可以過好日子,“我這一票會投給符合我期待的候選人”。

 

除連署外,還有資金的要求。按照規定,候選人必須在選舉公告發佈後5天內,向“中選會”申請為被連署人並繳納連署保證金100萬元新台幣。“中選會”受理申請後,通知被連署人在公告次日起45天內完成連署;若連署達到要求,要定期完成連署公告,發放完成相關證明書,才會發還保證金;如果連署人數不足規定人數的1/2,保證金不予發還。

 

不過,對於郭台銘這樣的大富豪來說,100萬元新台幣根本不算什麼。據美國《福布斯》今年4月公佈的台灣富豪排行榜來看,73歲的郭台銘2022年擁74億美金的資產,位居台灣富豪榜第6名,將成為台灣史上最有錢的參選人。

 

“藍白合”勝算機率最大

如果郭台銘的動作真的促成整合,那麼無論考量勝選或者選後政府的組成,“藍白合作”反而是最可能,也最具優勢的合作方式。首先,柯文哲目前在支持率上和侯友宜呈現拉鋸,兩人無論誰正誰副,都有一定的正當性;甚至在權力的分配上,無論侯友宜當選、任命柯文哲擔任“行政院長”,或者柯文哲當選,任命“多數黨組閣”,都可以讓非綠陣營的運作形成某種程度的平衡。

 

反觀如果是“郭侯配”,則未必勸退得了柯文哲,“郭柯配”,則未必勸退得了侯友宜。只是這些假設,終究逃不過“政治利益”的檢驗:無論國民黨、柯文哲或者郭台銘,都有自己一套邏輯。國民黨“泱泱大黨,怎可讓出大位”,民眾黨“排名第二,為什麼要讓”,郭台銘“我就是要當台灣地區領導人,你們都得讓我”,這樣的死結打不開,那麼這場選戰就是從三腳督變成四腳督,然後目送民進黨繼續執政。

浏览次数:1004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