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揭牌 粵港澳教育融合發展再添新活力+ 查看更多

9月10日,第39個教師節,佛山首家港澳子弟學校——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舉行了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首學年迎來了超過250位港澳臺及外籍同學入讀。
在粵港澳各級領導及廣東省教育廳持下,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終于在“嶺南文脉,生生不息”的熱土扎根成長,此次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活動也在嶺南傳統文化之一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序幕。
4月2日,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與石門中學簽訂《粵港澳學生優才聯合培養計劃》,未來兩校將在資源共享、師資互動等方面進行合作,融合兩校各自優勢,實現戰略共贏,促進港澳人才的流通,構建優質學生創新培養新模式。
從佛山南海到灣區,積極推動粵港澳臺人才交流。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將發揮“一門三校”的格局優勢,提供更多惠及佛山地區港澳人士的服務,提升港澳臺同胞及其子女的幸福感和對灣區的歸屬感。
暨大港澳“一門三校”,助推大灣區優質教育資源整合。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立足佛山深厚的歷史底蘊,依托南海區“教育强區”的資源優勢,吸收廣州和東莞兩所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成功辦學經驗,爲大灣區蓬勃發展做出新貢獻。
傳承優良傳統,續寫百年僑校暨南大學“榮光”新篇章。作爲暨南大學指導創辦的全國第三家港澳子弟學校,在課程交流、輸送優秀實習生、開拓師資培訓、落實人才引進等方面積極持續合作。在“忠、信、篤、敬”的校訓精神引領下,肩負起教育使命,爲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學生。
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理事長鄧强光表示,國家一直高度關注港澳青年的成長和進步,一直在推進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解决港澳青年子女的學業問題不僅是爲了培養國家所需的新一代青年,更是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們一定將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創建爲大灣區教育改革的典型和排頭兵。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表示,2021年以來,暨南大學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號召,充分整合應用粵港澳優質教育資源,相繼成功創辦了廣州、東莞、佛山三所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創造了基礎教育合作辦學的“暨南”品牌,也爲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國際化提供更多有益的實踐和樣本。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少文則爲學校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表示,暨大港澳子弟學校不僅是强化佛山與港澳教育合作的重要舉措,更是滿足國家所需、灣區所盼,佛山所能、港澳所願的“民生工程”,積極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文化傳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港澳人才來佛山定居和發展。
廣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朱超華表示,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創辦能進一步的發揮體制機制上的特殊優勢,積極探索三地教育融合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爲就讀的同學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將港澳學生培養成爲擁護“一國兩制”,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愛國者。
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李煥春指出,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建設標準高、辦學起點高,具有優質的教育基因。也希望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立足新起點,爲推進粵港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輸送人才。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也以視頻等形式進行致辭祝賀。蔡若蓮博士表示,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成立爲港澳子弟提供了優質教育,進一步加强大灣區人才流動,意義重大。希望學校繼續秉持“暨大本色、灣區底色、港澳特色”的辦學定位,爲大灣區培養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
龔志明局長分享到,隨住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港澳青年不斷融入灣區建設,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開辦進一步解决港澳隨遷子女在內地的入學、升學問題。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總校長張曄表示,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將繼續傳承暨南大學的辦學傳統和核心價值觀,在“忠、信、篤、敬”的精神引領下,肩負起教育使命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早上11點,揭牌儀式正式開始,20位主禮嘉賓共同爲學校推杆揭牌,標志著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的創立,也意味著暨大港澳“一門三校”建設發展新格局的誕生。此外,學校還隆重聘任了祖籍爲佛山的港澳知名人士李慧瓊、蘇長榮、馬志成、霍啓文擔任“榮譽校董”, 還聘任了香港教育界知名人士黃錦良、陳偉佳,以及國內及佛山本地知名教育專家王殿軍、李衛東、黃新古、陳澤芳爲學校的學術顧問。同時,學校還與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結成“夥伴學校”,携手推進粵港澳學生交流與成長。學校致力于培養大灣區創新型人才,鼓勵學生們主動思考、善于發現的創新精神。會上頒發了23/24學年學校獎學金計劃,獲獎學生登臺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