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橫琴仲裁調解周開幕+ 查看更多
澳商訊 9月11日,首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仲裁調解周(以下簡稱“橫琴仲裁調解周”)開幕。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各界關注仲裁和調解發展,宣傳推廣仲裁和調解,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降低爭議解決成本,提升商事要素流通效率,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本次橫琴仲裁調解周持續至9月15日,連續5天共舉辦15場活動,涵蓋高端學術論壇和沙龍、研討會、模擬仲裁庭、講座和網路直播課以及參觀調研等多種活動,內容兼具法學深度和應用廣度,其中13日主要活動地點設在澳門,屆時將圍繞涉葡語系國家多元化解決糾紛法律服務,加強澳門中資企業和銀行業法律服務等專題開展研討,進一步深化琴澳兩地合作,加強推廣仲裁和調解機制,共同推動在法律服務,尤其是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方面的融通和交流。
深合區執委會副主任吳子健表示,深合區一直重視仲裁和調解工作發展。今年4月橫琴國際仲裁中心與橫琴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揭牌啟航;6月琴澳國際法務集聚區掛牌運作,為進一步推動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機構做優做強創造了良好條件,而這也是逐步構建澳門居民新家園,助力“四新”產業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透過本次橫琴仲裁調解周系列活動,希望收集到各位專家寶貴意見和建議,為深合區仲裁調解推出更多優質法律服務產品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活動為探討仲裁調解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與合作平台。”澳門法務局局長梁穎妍稱,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的深入探討,一定會為粵澳融合發展、仲裁調解跨境糾紛的解決機制的完善帶來啟發。
澳門銀行工會主席葉兆佳指出,橫琴仲裁調解周系列法制活動的展開,相信能夠有力推動兩地居民和企業對深合區仲裁調解制度、服務範圍有更多瞭解,在促成仲裁調解等多元化民商事糾紛解決機制上,實現更緊密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未來深合區“軟聯通”取得新的突破。
本屆橫琴仲裁調解周還特邀國際商會爭議解決(北亞地區)主任(國際商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黃志瑾、清華大學法學院糾紛解決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陳杭平、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中國區主任(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寸淵、澳門律師公會仲裁中心理事會副主席Alvaro Rodrigues等一眾境內外學術專家參加本次活動。
在首日開幕式上,珠海國際仲裁院與澳門中華總商會廣東辦事處、澳門中國企業協會、澳門律師公會、葡語律師聯盟、泰中國際仲裁與調解中心、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廣東省金融法學研究會等單位舉行了簽約儀式,全面深化溝通協作,共同推進法治創新和涉外法治工作發展。

除此之外,橫琴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與橫琴合作區法院、橫琴國際仲裁中心、橫琴合作區公證處簽約,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推動商事糾紛在橫琴合作區實現“一站式”解決;珠海5.0產業新空間共建協議同樣在儀式中成功簽署,為珠海市實體經濟發展增添法治動能。
仲裁調解周首場活動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多元化解糾紛國際論壇,論壇特邀數十位法學領域專家學者參加,重點圍繞橫琴合作區多元化解糾紛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主題開展研討,豐富橫琴合作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內涵,拓寬優化營商環境和便利企業服務的外延。
未來,珠海國際仲裁院將攜手眾合作夥伴單位持續舉辦“橫琴仲裁調解周”,配套高端法律服務論壇,多管齊下不斷為營商環境豐富國際化新元素與法治化新內容,努力打造涉外法治創新品牌,為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法治新高地貢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