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借中國—東盟博覽拓展新領域 廣西與東盟國家農業合作持續深化

发布日期:2023-09-16 17:17

工人使用履帶旋耕機在田間作業。廣西恒寶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水稻的植保、播種目前都已實現無人化,接下來我們將提高農業的標準化、智能化程度,推進插秧和收割的無人化。”廣西恒寶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耀龍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爲進一步推進插秧的無人化,柬埔寨—中國(廣西)農業合作示範區內的水稻育秧大棚將于本月開始建設。


近年來,廣西持續拓展與東盟國家的農業合作新領域。據介紹,廣西官方采取“援建+運營”模式,支持廣西農業企業和科研院所在國外承建中國(廣西)—東盟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廣西恒寶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柬埔寨建設的柬埔寨—中國(廣西)農業合作示範區就是其中一個試驗站。


陳耀龍介紹,過去三年,該公司在柬埔寨巴萊園區引進中國優質水稻品種20多個。經過篩選,最終選定廣西“野香優”系列雜交稻作爲在柬埔寨繁種和推廣種植的品種。2022年,經過水稻生産種植試驗,該品種的平均産量達到1公頃6噸。其産量、品相、口感都受到柬埔寨當地農戶和米商的喜愛,幷出口到歐盟國家。


對于廣西在東盟的農業合作前景,陳耀龍十分看好。“東南亞特別是湄公河途經的幾個國家,所形成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植農作物,投資農業具有很大優勢。”他說。


目前,廣西已在老撾、越南、柬埔寨、印尼、緬甸等國家建設5個境外試驗站,共輸出試種蔬菜、水稻等優新品種750多個,累計示範推廣面積超過400多萬畝,爲項目所在國培訓農業技術人員1000多人次。


廣西農業農村廳介紹,多年來,廣西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爲契機,借助展會農業系列活動平臺,不斷創新幷服務農業對外交流與合作,持續深化和擴大“朋友圈”,大力支持培育外向型企業。


近年來,廣西先後在越南、柬埔寨、老撾、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毛裏塔尼亞等國家建設9個境外農業合作示範區,在百色、憑祥、東興、永福等地建設了4個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促進廣西農業企業抱團“走出去”。目前,廣西備案登記“走出去”農業企業達67家,協議投資金額40億美元。


爲推動外向型農業發展,廣西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梳理形成“三張清單”(廣西出口RCEP零關稅優勢商品清單、廣西進口RCEP零關稅優勢商品清單、廣西優勢産業貨物貿易降稅商品清單),持續指導和支持農業企業建設廣西農産品出口示範基地46個,不斷提升廣西出口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在國外的品牌競爭力。


今年以來,廣西多次組織政府和農業企業代表團赴越南、柬埔寨、老撾、文萊等東盟國家以及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開展農業對接活動,促成農業投資合作項目4個,投資總額超28億元人民幣,共達成農産品進出口貿易合作項目6個,簽約貿易額約92億元人民幣。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廣西農産品進出口貿易總額353.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05%。其中,廣西與RCEP成員國農産品進出口貿易總額13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81%。
 

浏览次数:5452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