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建設歷史文化名城 廣州市古籍保護計劃印發+ 查看更多
近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制定幷印發《廣州市古籍保護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五年行動計劃》),推動做好廣州市古籍保護工作,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廣府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
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策劃幷組織研究編纂的《廣州大典》系統收集、整理散落在各地的廣州典籍文獻,對留存廣州城市文脉和全國地方文獻保護與整理出版工作起到積極示範作用。廣州圖書館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推動下有序開展古籍保護工作,經過數次較大規模的古舊文獻引進、名人專藏古舊文獻補充以及零散小批量古舊文獻引進,依托豐富的古籍收藏入選第二批廣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種古籍先後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38種古籍入選廣東省珍貴古籍名錄;同時開展中華古籍和民國文獻影印出版物采購項目,系統采選歷年出版的古籍、民國文獻影印本。廣州古籍研究保護中心也于2015年挂牌成立,統籌組織廣州市古籍研究保護工作。隨著古籍保護工作的深入推進,《五年行動計劃》的出臺將進一步强化古籍保護與修復、重視古籍整理研究、推動古籍活化利用,多措幷舉推動古籍保護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古籍事業的發展。
《五年行動計劃》旨在從體制機制上:建立完善的廣州市古籍保護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古籍保護標準規範體系,創新古籍人才隊伍建設機制;在古籍保護力度上:加大古籍搶救保護力度,提升古籍保護工作水平,統籌古籍數字化建設,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在古籍對外傳播上:,促進古籍資源普及推廣,推動經典古籍對外傳播,使古籍保護工作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更爲凸顯、作用更加突出。
根據廣州實際情况,《五年行動計劃》提出六大主要任務。其發布和實施將進一步推進新時代廣州市古籍保護事業的發展。
一是完善古籍保護工作體系。提出成立古籍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加强古籍保護工作領導體制建設;同時充分發揮廣州市古籍保護重點單位、廣州市古籍研究保護中心職能,加强古籍保護工作各環節配合,優勢互補,逐步完善廣州市古籍保護工作體系。
二是提升古籍保護工作質量。結合國家及廣東省的工作規劃和分工方案,明確多項主要工作,包括完善古籍書目數據和普查登記數據、實施古籍分級保護制度、開展古籍文物定級建檔工作、開展古籍修復工作、提升古籍整理研究能力、加强古籍地方文獻再生性保護、豐富古籍地方文獻數量以及完善古籍項目立項制度。在古籍書目建設方面,推動建設廣州市古籍聯合目錄,配合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編纂《中華古籍總目·廣東卷》,幷結合人文灣區建設,組織開展地方古籍文獻的普查工作。古籍整理研究方面,將重點推進各存藏保護單位善本書志等古籍研究與出版工作,推進古籍深度整理出版。
三是加快古籍資源轉化利用。强調挖掘古籍時代價值,將古籍保護融入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大局,將著重推動嶺南中醫藥文獻典籍整理;促進古籍有效利用,提高古籍資源開放共享水平,著力構建古籍知識服務、智慧服務體系。
四是推進古籍數字化共建共享。主要行動有加强古籍數據流通和協同管理,實現古籍數字化資源彙聚共享;推進古籍數字化、數據庫開發與建設;依托智慧圖書館建設項目,利用大數據、知識庫、人工智能等方式加大古籍內容揭示力度,加强古籍知識化資源建設與智慧服務。
五是做好古籍普查傳播。主要行動有加大古籍宣傳推廣力度,提出多渠道、多媒介、立體化做好古籍大衆化傳播;開展古籍保護宣傳,,挖掘古籍文化內涵,提高公衆古籍保護意識,創新古籍普及傳播方式;在廣州圖書館挂牌成立“中華經典傳習所”,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教育推廣活動;升級家譜查詢中心,組織相關家譜知識普及活動;鼓勵古籍特藏文創産品開發,促進典籍創意性開發與利用;做好經典古籍普及的出版,如加快推進《<廣州大典>普及書系》的編輯出版;開展古籍專題展覽展示,舉辦館藏珍貴古籍特展暨古籍保護成果展。
六是加强對外交流合作。强調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平臺、通過對友好城市及國內外文化名城的捐贈,促進嶺南文化對外傳播;同時,通過開展珍稀檔案文獻合作項目,推進“人文灣區”建設。
爲貫徹落實古籍保護工作的開展,《五年行動計劃》還提出五大保障措施,從組織領導、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用人機制和古籍保護專項經費方面强化古籍工作保障,强化古籍工作保障,助力古籍保護、開發、利用和傳承事業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