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漢文化與中華文明 第二届漢文化論壇徐州舉辦+ 查看更多

9月22日—24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徐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届漢文化論壇在徐州舉辦,聚焦“兩漢文化與中華文明”主題,開展廣泛深入的對話交流。
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王昊,原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等出席論壇。徐州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李淑俠主持開幕式。
本届論壇是在全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奮力推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背景下舉辦的。論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扎根徐州歷史文化沃土,深入闡釋兩漢文化的歷史淵源、基本特性、深遠影響和歷史地位,從兩漢文化中汲取豐蘊滋養,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偉大進程中,探索了新經驗、展現了新擔當。
張愛軍指出,把以兩漢文化爲重要組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推進文化强省建設,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江蘇的重大文化使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堅持守正創新,推進自信自强,在新的起點上奮力扛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綿綿文脉,悠悠漢風,滋養著徐州這方水土生生不息,塑造著這座城市的獨特氣韵。”宋樂偉在論壇上致辭時表示,徐州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秉持開放包容,在傳承歷史文化根脉、擦亮歷史文化名片、汲取歷史文化滋養上下功夫,更好尋根漢源、延續漢脉,舞動漢風、激揚漢韵,熔鑄漢魂、凝煉漢魄,勇擔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徐州力量。
本届論壇共舉辦1場主論壇、4場分論壇和1場淮海經濟區文化旅游協同發展圓桌會議,來自全國150余名研究文化理論的名家大家、知名科研機構及院校學者、文旅領域領軍人才等齊聚彭城,共話文化傳承,共商現代文明建設。與會嘉賓普遍認爲,論壇深入探討兩漢文化的精神內涵、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圍繞促進兩漢文化傳承弘揚和轉化利用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策略、新路徑,有力提升了兩漢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和創造力。
論壇邀請了歷史、考古、文學、藝術、文化産業、建築設計等領域具有卓越成就和深遠影響的大家名家參加論壇。主論壇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青生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馮正功、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鳳亮、原中國文化部副部長潘震宙等5位專家分別作了主旨演講。
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南方科技大學全球城市文明典範研究院院長李鳳亮分析了漢文化文旅産業現狀,從“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創新打造漢文化數字文旅、加强漢文化産業集群建設”等方面,爲徐州打造文化文旅品牌、加快推動漢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提供了思路建議。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衡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正功介紹了徐州基于文脉的城市空間建構探索,圍繞“綠色引領、賡續文脉、資源導向、智慧賦能、風尚生活”提出了城市更新策略。
分論壇和圓桌會議分別圍繞兩漢考古、“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兩漢文學、兩漢符號的“雙創”表達、區域文旅發展主題,與會專家深入交流、廣泛討論、形成共識,爲兩漢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撑、注入了新的動力。
與會專家還聚焦徐州兩漢文化資源優勢、文化旅游景觀可持續開發、文化産業數字化戰略等進行深入討論。大家認爲,近年來徐州充分發揮兩漢文化資源優勢,助推兩漢文化“雙創”徐州實踐取得新成就,逐漸形成了“楚韵漢風、南秀北雄”的文化特質,區域性中心城市衍射效應進一步彰顯。建議深挖兩漢文化富礦,積極推動文化産業與數字技術融合,在現代化城市空間建構中突出文脉保護和傳承。

爲豐富漢文化論壇的內容,提高論壇的影響力、知名度、覆蓋面,主辦方還精心組織拍攝了論壇主題宣傳片《多彩兩漢》,開展了主題展覽展示、“Go Jiangsu—漢風徐州”美好江蘇海外社交媒體外籍粉絲綫下行等多個配套活動,把論壇舉辦成了思想激蕩的盛典、文旅交融的盛宴、群衆歡聚的盛會。
本届漢文化論壇還與漢文化旅游節融合共促、相互加持,組織舉辦論壇文藝演出暨2023中國(徐州)漢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充分發揮兩漢文化資源優勢,以文旅深度融合爲動力,將數字技術與文旅産業融合,加强漢文化産業集群建設,著力打造漢文化文旅品牌,助推徐州兩漢文化創新發展,通過豐富的活動,打造高端的、學術的,更是群衆的、實踐的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