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 打造國際經濟合作大平台

发布日期:2023-10-18 11:15

     澳商訊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於10月18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舉辦3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立了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台。

     從“硬聯通”擴展到“軟聯通”
     習近平表示,提出這一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台。
     “‘一帶一路’合作從硬聯通擴展到軟聯通。”習近平指出,10年來,我們致力於構建以經濟走廊為引領,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為骨架,以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管網為依託,涵蓋陸、海、天、網的全球互聯互通網絡,有效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推動綿亙千年的古絲綢之路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習近平續稱,精彩紛呈的文化年、藝術節、博覽會、展覽會,獨具特色的魯班工坊、“絲路一家親”、“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項目,不斷深化的民間組織、智庫、媒體、青年交流,奏響新時代的絲路樂章。新冠疫情暴發後,“一帶一路”成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中國向各國提供了上百億個口罩和23億劑疫苗,同20多個國家合作生產疫苗,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夥伴抗擊疫情作出獨特貢獻。中國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也得到70多個國家的寶貴支持。

     世界市場聯繫更緊密冀合作共贏
     習近平在演講中還提出三個“深刻認識”。一是深刻認識到,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陸地區從“後衛”變成“前鋒”,沿海地區開放發展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繫更加緊密。“中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是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國。無論是中國對外投資,還是外國對華投資,都彰顯了友誼和合作,體現著信心和希望”。
     二是深刻認識到,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只要各國有合作的願望、協調的行動,天塹可以變通途,“陸鎖國”可以變成“陸聯國”,發展的窪地可以變成繁榮的高地。經濟發展快一些的國家,要拉一把暫時走在後面的夥伴。
     三是深刻認識到,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
     習近平表示,我們將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和挑戰,為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浏览次数:5158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尔珊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