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新聞快訊

中交四航局技術攻關賦能河南蘭太高速二標項目高質量建設

发布日期:2023-10-25 11:28

      澳商訊 近日,在河南蘭太高速二標項目的預製梁場中,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稱:中交四航局)建設者們正在進行著一項全新的嘗試,改造升級的梁場融入了大量綠色建造技術。

蘭太高速二标項目柳榆紐段(中交四航局項目部供圖)

      據悉,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河南蘭太高速二標項目穿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及開封市杞縣,項目線路總長31.2公里,自2023年1月11日開工至10月20日,已完成項目產值4.7億元,梁場完成梁板預製950片,累計完成總工程量56%。
中交四航局河南蘭太高速二標項目部(下稱: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正從鋼筋加工、梁板預製、再到廢水廢渣等細節進行全過程管理,加快梁場的智慧化建設破局。
      中交四航局項目部總工程師吳海亮介紹,項目採用的是數控鋼筋加工設備,相較於傳統作業,所需操作工人數量減少近70%,將複雜且人工難以操作的加工工藝進行簡單化,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實現鋼筋間距、位置準確,顯著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切實保障產品品質。同時,中交四航局項目部將樁基施工產生的泥沙留存並進行晾曬處理,通過處理後將滿足CBR指標的泥沙用於路基填築。項目共1500餘根樁,據計算,將可利用約6萬方,節約成本約300萬元,具有材料節約、工效提升等多重效益。

施工現場(中交四航局項目部供圖)

      中交四航局項目部安全總監朱熙介紹,運用“前置式”安全管理手段,搭建平安梁場管理平台。針對龍門吊這一梁場內操作危險度最高的特種設備,項目部積極推進集風險監測、預警聯動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平安梁場管理平台建設,以人工智慧、物聯感測器等技術為支撐,有效降低安全風險。
      “項目部AI智能警報系統包含監控攝像頭與播音設備等組成部分,採用人工智慧演算法,通過自動識別、掃描圖像,能夠準確判斷環境中人的防護狀態、行為動作,對違規行為及時發現並糾正。此外,系統還支持雙向語音通話,無需相關人員到現場溝通,就能實現遠程監管。”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技術人員陳天浪介紹。
      該項目部還將這一技術運用在解鎖設備上,為龍門吊操作裝上雙重“安全鎖”。在梁場內,配備了紅外止擋等基礎性安全保障設施,控制龍門吊與障礙物之間的安全距離,防止發生碰撞。
      梁場位於河南中原地帶,易發生霧霾、揚塵等天氣。中交四航局項目部從場地內及場地外兩方面入手,採納數據可視化、即時監控等措施,做好現場文明施工,避免出現揚塵、水系被破壞等情況。場地內,砂石料倉儲存設置自動噴淋降塵裝置,系統每間隔15分鐘就自動噴淋降塵,相關人員無需至現場,在系統中便可查看即時狀態,實現污染防治精準化。
      區別於傳統手段,中交四航局項目部在灑水車上設有GPS芯片定位追蹤並安裝攝像裝置。通過資訊平台,技術人員可直觀清晰地看到所有灑水車的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與運動軌跡,此外,系統還能實現雙向溝通,方便技術人員進行溝通調度。
      而在場地外,中交四航局項目部增派灑水車對便道進行灑水降塵,減少道路揚塵污染,有效的給便道附近村民營造潔淨舒適的居住環境。

浏览次数:3077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尔珊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