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一帶一路”共建國採購商參展人數佔比升至近六成+ 查看更多
廣交會“一帶一路”共建國採購商參展人數佔比升至近六成澳商訊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廣交會同樣反映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的發展趨勢。
今年4月舉行的第133屆廣交會,有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8家企業參展,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企業佔73%。目前正在舉行的第134屆廣交會,聚焦“一帶一路”共建國家、RCEP成員國、東盟、歐美等重點市場,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採購商預註冊人數較上屆同期採購商增長11.2%。
開幕當天逾5萬境外採購商到會
隨著經濟貿易全球化發展駛入快車道,國內外市場對於家電及消費電子產品的質量、安全、環保等要求逐步提高。破解和疏導國家間、區域間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的痛點和堵點,削減貿易環節制度性成本,提升相關國家互信互認水平,也成為本屆廣交會家電企業和專家關注的熱點。
10月15日,第134屆廣交會大幕開啟,熱情的廣州喜迎八方來客——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將匯聚廣交會。廣交會舉辦方透露,開幕首日截至當日下午5點,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萬名境外採購商到會,比上屆大幅增長,這其中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採購商增長幅度最大。“這充分反映了廣交會在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暢通中的新成效,也反映了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新氣象。”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說。數據顯示,十年來,共建國家採購商到會人數佔比從50.4%提升到58.1%。進口展累計吸引了7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2,800多家企業參展,佔比超過60%。本屆廣交會,來自共建國家的採購商預計將達到8萬人。
同時,將有來自27個共建國家的391家企業參加進口展。“廣交會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便利與共建國家的供採對接,助力貿易暢通。依託廣交會平台,許多共建國家既採購到中國優質優價的產品,也打通了本國特色產品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實現了互利共贏。”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
我國對共建國出口佔比持續上升
廣交會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採購商增長的背後,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我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佔比持續上升。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進出口,由2013年的6.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22年的13.75萬億元,在中國對全球進出口總額中的佔比從26%增長到34.3%;而在今年前8月,我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計進出口已經達到12.62萬億元,增長3.6%,比重達到46.6%。
廣州卓遠虛擬現實科技有限公司外貿經理梁富南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為公司海外市場的拓展提供了方向。尤其是俄羅斯、印度、東南亞等市場表現出高增長潛力,遠遠超出預期。珠海市科力通電器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總監楊依成則表示,“從客戶分類來看,相較於上屆廣交會而言,這屆廣交會的境外採購商數量有明顯增長,其中有很多是來自於一些新興市場,包括土耳其、俄羅斯等國家。”在廣交會上,廣東金海納實業有限公司也與巴西採購商達成了訂單合作,已經有不少境外參展商近期準備去參觀公司的工廠。
作為家電製造大國,“一帶一路”在中國家電“走出去”方面同樣表現亮眼。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數據,今年1-8月,中國白色家電出口額同比下降2%。在歐美市場出口增長承壓的情況下,“一帶一路”沿線等新興市場成為中國家電出口的增長點,利用廣交會拓展新興市場的合作夥伴是參展商的重要訴求。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向媒體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受歐美市場消費疲軟等因素影響,中國白色家電向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的出口額同比下滑,其中向北美洲的出口額同比下降16.15%,向歐盟28國的出口額同比下降3%,向大洋洲的出口額同比下降14.16%;與此同時,中國白色家電向海外新興市場的出口額同比上升,其中向阿盟22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4.08%,向東盟10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4.82%,向“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不包括中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9.5%,向拉丁美洲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