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亞太城市國際品牌論壇舉行+ 查看更多
2023亞太城市國際品牌論壇於10月26日在深圳舉行,就推動亞太地區交流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品牌建設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大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金生,以及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韓國、印尼等地的相關領導、城市代表、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各界精英人士等150余人出席。
高岸明指出,城市品牌作為城市的意義表徵,是城市參與國際競爭的魅力外顯,也是城市國際話語權的堅實支撐。他建議,要著力發掘城市獨特氣質,打造差異化的城市品牌形象;著力做強城市文化產業,提升多元化的城市品牌價值;著力豐富國際傳播路徑,以城市為依託講好亞太故事。中國外文局長期致力於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衷心期待與各位有識之士深化合作,以本論壇為重要平台,一道攜手塑造城市品牌、講好亞太故事,為推動亞太國家和地區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而共同努力。
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吳紅波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求推動高品質發展,而城市品牌塑造正是促進城市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抓手。在當今世界名城林立的環境下,要堅持高品質發展,做強城市品牌,講好中國城市故事;堅持可持續發展,共同建設人與城市共生共融的美好家園;堅持文明交流互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主旨演講環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表示,促進城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應該著力提升本地貿易服務商和特殊功能區的創新活力,推動城市經濟服務化、低碳化、數位化轉型。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主任、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視頻演講中表示,隨著年輕人“反向旅遊”、“平替旅遊”的興起和後疫情時代小眾城市的逐漸“出圈”,以及大城市街區的概念開始興起,城市品牌的發展呈現出下沉的趨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金生認為,一個好的城市、品牌響噹噹的城市,必須擁有優秀的文化設施和優秀的市民文化素養,開放文明、熱愛生活、充滿活力的市民是城市品牌最好的形象。
韓國首爾市政府前市民溝通企劃官、中國對外經貿大學訪問教授朴真永分享 “SEOUL, MY SOUL(首爾,我的靈魂)”的首爾新品牌,他表示城市品牌建設要以人為本,讓一座城市因為溫暖而被銘記和珍視。雲南省委宣傳部傳播管理處處長李新表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以一種“1+N”不設限的表達,讓每一個參與討論的人都有了廣闊的想像和發揮空間,充分滿足了大眾的情緒價值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觀城市品牌研究院院長徐輝認為,城市品牌是基於城市定位的心智映射,關鍵在於統一目標群體的價值認知。
論壇還舉辦了兩場圓桌會談,國內大中城市負責人、宣傳部門負責人以及亞太地區城市代表在國際化視角下,圍繞城市品牌打造、營商環境、可持續發展、文化交流、國際傳播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在“全球競爭下的中國城市品牌發展”圓桌會談中,印尼青年學者、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教師漢迪表示,新媒體和小語種報導的結合符合物件國表達方式和視角,可以成為有效推廣城市品牌的強大工具;在“亞太城市品牌發展趨勢與互鑒”圓桌會談中,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田飛龍表示,城市品牌的本質是信用,個人跟城市緊密相連,打造城市品牌就是打造每一個人共用的信用基礎。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表示,城市品牌就是城市的一張名片,他認為,只有將城市建設成為具有獨特魅力和優勢的品牌城市,才能在全球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香港媒體人、專欄時政評論員劉佳星認為,媒體人要從三個層面加深城市品牌的塑造,分別是表像層面,共情層面和文化認同層面。她認為,香港城市品牌的塑造首先要保護好香港的不可替代元素。
此外,在論壇中還正式啟動了“中國城市品牌發展聯盟”,發佈了《2023 全球最嚮往的中國城市報告》及“亞太城市國際品牌卓越建設者榜單”“亞太城市國際品牌卓越貢獻者榜單”“亞太城市優秀品牌活動榜單”。亞太城市國際品牌論壇是由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發起並廣泛聯合國內外優質資源協同打造的多語種、全媒體、可持續平台,致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城市品牌”,推動中國城市“走出去”“亮起來”,將城市國際品牌擦亮做實,打造國際傳播新高地、開拓國際傳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