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社團熱議

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再出新招

发布日期:2023-10-25 21:06

香港特首李家超昨(25)日發佈了任內第二份《2023年施政報告》(下稱《報告》),主題是“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在向立法會發表《報告》相關內容前,他分別就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展總部經濟、人才引進等一系列備受經濟及產業界關心的領域,作出了新的政策闡述。該份《施政報告》引發關注,不僅是新一年度香港政府的新規劃新方向,更是他上任以來的一個回顧和總結。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

《報告》提到,香港政府會發展“總部經濟”,吸引海內外公司到港設立總部/分部業務,為香港引進優質企業,開拓國內國際雙循環所帶來的龐大機遇,協助外國企業“引進來”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特區政府會與中央相關部委探討便利內地企業在港設立總部/分部的措施,例如資本項目投資的便利安排。

 

為了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公司遷冊來港,政府會引入公司遷冊機制,便利在外地註冊的公司,尤其以亞太區為業務核心的企業,將註冊地遷至香港,目標是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建議。投資推廣署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會主動接觸在外地註冊的香港主要上市公司,鼓勵它們遷冊到香港。同時,外國在港公司人員可“一簽多行”到內地。

 

為吸引更多外國公司赴港成立,便利其人員北上洽談商務,發揮香港聯通世界與內地的角色,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26日起可在港向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申請兩年或以上的“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並會獲加快處理。

 

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作為香港最大的支柱產業,金融服務業佔本地GDP總值超過五分之一。為了全面提升香港的金融服務競爭力,《報告》亦進行了一系列重點安排。《報告》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亦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

 

在鞏固和發揮金融服務優勢上,首當其衝是鞏固股票市場競爭力,有以下具體措施:一是下調股票印花稅;二是檢討股票買賣價差;三是降低市場信息費用;四是改革GEM市場;五是持續促進股票市場發展,包括維持惡劣天氣下交易等,以及未來繼續優化市場的建議方向。

 

其次,在鞏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其他措施方面,《報告》指會進一步聯繫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打造更創新多元的金融市場,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措施包括:一是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二是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三是設立新平台擴闊基金銷售;四是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以提振香港股票市場。

 

持續拓展全球經貿網絡

為進一步拓展全球經貿網絡,《報告》指,在連接歐美市場的同時,拓展“一帶一路”建設,包括東盟、中東、中亞、非洲等市場,措施包括:與內地企業聯手開拓商機、開設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商貿辦事處、鞏固與東盟、中東等市場的商貿合作。

 

深化與內地的經貿合作,爭取內地對香港在大灣區以至全境進一步開放,讓港商拓展全國內銷市場;政府今年內將發表《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朝著智慧化、現代化、綠色及可持續化、國際化及便利化等方向高質量發展;推動會展業發展,擴建會展設施;推動中小企持續發展,支援中小企應對挑戰。

 

此外,《報告》提到,政府會發掘新增長點,走產業化路線,推動創新科技、文化創意、醫藥研發、中醫藥、新能源交通等新興策略產業發展。中長期而言,政府會強化自身優勢,以“北部都會區”為發展引擎,以產業導向作政策,繼續建地造地,加強運輸建設,以投資拉動經濟,以基建驅動發展,擴大經濟發展容量。

 

去年12月政府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2023年新興初創生態系統排名中,香港位列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報告》提出會進一步落實藍圖,包括: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促進微電子研發──明年內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加速建設超算中心,助人工智能發展、支援初創企業成果轉化、設立100億元(港元,下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推動數據跨境流動、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促進5G發展。

 

《報告》中,把重視人才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李家超表示,會繼續“搶人才、留人才,培育本地人才”。去年推出的招商引資引才措施有不錯成績。招商也是《報告》重點,設立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接觸逾200間重點企業,有30間正計劃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充業務,涉及約300億元新投資額,預計提供約1萬個就業機會。投資推廣署今年首9個月已協助逾300間海內外企業在港成立或擴充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逾兩成半。

浏览次数:729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