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原創話劇作品《二月廿九》在珠上演+ 查看更多
澳商訊 一部橫跨了30年的獨角戲,講述了極具現實意義的獨居長者家庭問題的《二月廿九》,近日在珠海藝術節上演。該劇由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出品,澳門編導李宇樑創作、澳門話劇演員源汶儀主演。

整部作品只有一個角色,即生於二月廿九的老婆婆,該劇講述了她在四年一次的生日當天,不斷起落的心情。老婆婆育有八字,卻各散東西,即使有子女居於澳門,也僅通過電話與她聯絡,少有親身探望,偶爾電話慰問,也是有事想要她幫忙,並沒有慰藉獨居長者的心理。生日當天,老婆婆一早就做足了準備,但卻沒有迎來子女兒孫的賀壽,熱情的期待最終被失望所冷卻。雖然藉老婆婆的口,講述獨居老人心境,但全劇營造了不少詼諧的台詞,並未使觀眾一味沉溺於傷感的情境。
《二月廿九》從1993年在澳門首演至今已有30年,在該劇編導李宇樑看來,其中的文化生命力在於劇作主題貼近社會共識,並且不因地域產生差異,也不會被時間所代謝。《二月廿九》講述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和相處,獨居老人的心靈關懷等問題,這個主題在30年前和30年後都是一樣的,而且同樣的問題,在澳門有,在內地也有,認為這一主題符合普世觀的。“同時,我們也會觀察觀眾的反應、社會的回應,對作品持續去改善,作品也會跟著時代一起進步”。
30年前,源汶儀是《二月廿九》首演的主演,她在30年後又出演了這部劇作的角色,在她看來,時間打磨了她的演技,也讓她更深入共情角色心理。此次在珠海演出之前,源汶儀還於2021年前往佛山演出《二月廿九》,對於澳門作品從本地“走出去”,進入內地更多城市表演,她認為可以增進與更廣大內地藝術界的交流,不單是技術、燈光等外在方面的學習,還有對如何展現人物內心等內在表達的借鑒。
“未來也很期待內地觀眾能看到澳門舞台劇不同的發展。”源汶儀稱,澳門是個匯聚多元文化的地方,有很多中西合璧的特色藝術和文化,希望能更多地對外展現出來。李宇樑亦表示,澳門的各類劇作有很多,而灣區有著更大的表演空間,日後也會爭取和灣區展開文藝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創排,將澳門戲劇作品帶進灣區表演,和灣區廣大觀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