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IFF會址地下路網工程提前15天交付 確保國際金融論壇如期召開+ 查看更多
澳商訊 近日,國際金融論壇(IFF)2023年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國際金融論壇(IFF)中心永久會址(下稱:IFF會址)舉行。而在IFF項目地下,隱蔽著一條連接會址與橫瀝地下環路及公共地下空間的路網——IFF會址地下環路連接通道工程,承擔著重要的疏散保障功能。該工程由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稱:中交四航局)負責施工,主體結構提前15天即已完工交付並投入使用,確保了國際金融論壇順利召開。

按照原有設計,連接通道樁基施工採用高壓旋噴樁,但高壓旋噴樁機一次只能打一根樁,總數226根樁的施工任務無法在工期要求內完成。面對迫在眉睫的工期,項目團隊在多方勘探和無數次驗算後,積極優化施工方案。
“現在的方案是採用高壓旋噴樁,我們在勘察了現場後,建議換為三軸攪拌樁,效率可以提高三倍。”中交四航局橫瀝項目副經理龔志強說。
連接通道與IFF會址密切相連,會址兩旁已經有坡道和平台,有限空間無法滿足放置三軸攪拌樁機的要求。龔志強攤開設計圖紙繼續說道:“我們通過勘察,發現這裡有個過道空間,與設計圖紙的數據有些出入,如果將過道空間壓縮,就能夠將基坑邊線後退至坡道平台外,解決場地狹小的問題!”

IFF會址地下環路連接通道工程施工內容複雜,保障施工安全是項目團隊關注的頭等大事。而項目地處伶仃洋口,深受頻繁的雷電、颱風活動影響,項目團隊一直繃著安全這根弦,努力把颱風、降雨的影響降到最低。
至今,項目團隊對9月迎戰颱風“海葵”的情形還記憶猶新。“連接通道與地下環路排水池出現缺口!”現場排水值班室突然發現險情,隨即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裏,整個項目聞令而動,物資部準備好雨衣雨鞋、鐵鍬沙袋,綜合部立刻調配車輛、飲用水等保障,項目成員一批批奔赴現場。拎著鐵鍬裝沙袋,再通過“人牆”傳遞,很快將缺口堵住了,順利將險情排除。
颱風引發的排水險情得到妥善處置,也是對項目安全體系運轉的一次檢驗。在項目安全管理體系的保駕護航下,各項施工順利推進,為廣州南沙國際金融論壇(IFF)中心永久會址的如期使用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