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經濟观察

【經濟觀察】澳營造中醫藥產業生態拓廣泛合作

发布日期:2023-10-26 14:39

      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旨在號召全世界傳揚優秀民族文化,充分挖掘和發展各國傳統醫藥。中醫藥承中華千年歷史脈絡,是中華文化之瑰寶。今年的第28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繼續舉辦“展中展”—2023年中國中醫藥健康(澳門)品牌展覽會,希望發揮好澳門中醫藥產業政策及國際化窗口的優勢,促進中醫藥學術進步,提升中醫藥科技創新水平,延展中醫藥獨特文化價值,助力構建現代化、國際化的中醫
藥與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
      文/澳商記者吳爾珊

      “粵港澳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論壇”作為“2023年中國中醫藥健康(澳門)品牌展覽會”重要配套活動,於10月20日在澳門威尼斯人舉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餘雨生表示,“中國中醫藥健康(澳門)品牌展覽會”今年再次以“展中展”形式亮相MIF,多場配套活動同期展開,相信能助力中醫藥及相關企業從產品研發、貿易採購、供應鏈合作等多維度,廣泛開展產業合作。
      推動機制建立深化交流合作
      “近年來,澳門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於中醫藥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和發展。”澳門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蔣永興稱,本澳逐步形成了以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為平台,以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為窗口,以澳門創新中藥與產業化技術創新中心為引擎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

      為更好推動澳門中醫藥發展,特區政府與本地中醫藥業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衛生局自2011年起與世界衛生組織在傳統醫學領域展開合作,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成立。2022年1月,衛生局設立了中醫服務發展廳。2023年,社會文化司再次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合作協議,積極支持內地與澳門中醫藥機構開展交流合作。
      “2022年,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成立,隨後陸續制定了《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中藥材管理辦法》、《傳統及新型飲片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的中成藥註冊制度和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中藥材、傳統及新型飲片、配方顆粒等藥品製劑監管,提升中藥質量水平,反映澳門著力強化中藥監督管理,確保中藥安全有效及質量可控。”蔣永興稱。
      粵澳兩地政府亦透過中醫藥產業園深化合作。蔣永興指出,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是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產業建設的重要項目,亦是澳門中醫藥業界開拓“一帶一路”市場的重要平台,藉此將有力促進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葡語係國家,共同推動中醫藥發展國際化。
      “產業園已吸引了逾百家企業入駐,涵蓋了中醫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形成了以中成藥、生物醫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並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推動了中醫藥產品的出口和市場開拓。”蔣永興表示。
      持續完善健全本澳服務體系
      同時,澳門中醫藥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和健全,希望切實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蔣永興稱:“當局已建立包括公共衛生、基層衛生、專科衛生和康復衛生等四個層面的中醫藥服務網絡,並將中醫藥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讓廣大市民享受到優質、便捷、安全的中醫藥服務。”
      值得指出的是,澳門公共衛生醫療系統自1999年起,已增設中醫保健門診服務,至今衛生局共有6間衛生中心設有中醫/針灸保健門診,為居民提供免費服務;2022年8月起,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系統投入運作,為居民用藥帶來便利;當局還結合購買服務、資助非牟利醫療機構及醫療補貼計劃等措施,惠及居民在本澳中醫診所就診。
      據統計,2022年衛生中心提供的中醫和針灸保健服務量為6.3萬人次,衛生局向非牟利醫療機構資助和購買中醫門診服務達23萬人次。
      “如鏡湖醫院、同善堂等機構,近年來也在加大中醫藥服務,讓本澳市民享受到更多中醫藥治療中的‘好東西’。”蔣永興說。

      日前,澳門鏡湖醫院申請跨境調劑廣東省中醫院五款醫院製劑,包括中醫婦科、兒科及骨科臨床用藥,獲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批準,於昨(25)日從內地運抵澳門口岸並由該院接收,將在醫院臨床應用,實現澳門居民在澳也可以使用內地醫院中藥製劑,讓內地優質的中醫藥服務更好地惠及澳門居民。
      衛生局還會定期與本地業界進行交流,邀請澳門高端中醫人才及老中醫分享科研創新成果和從業心得。目前本澳有1名全國名中醫和5名青年岐黃學者。並且積極開展各類中醫科普的宣傳教育,以不同形式向社會推廣中醫保健、防病及治病等信息。
      蔣永興續指,當局和中醫藥相關社團每年亦舉辦多項中醫藥文化活動,加大中醫藥文化社區推廣力度,以及使居民能與國醫和名老中醫交流。“包括‘世界傳統醫藥日’、‘澳門國際傳統醫學論壇’期間,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公益演講,增進社會各界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
      重視人才培養促進經驗傳承
      令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之餘,還需重視中醫藥人才培養、促進中醫藥經驗傳承,這是推動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
      “為此,澳門三所高校開設了中醫藥相關院系和專業課程,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質素人才。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也在積極推動中醫藥科研建設,兩校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首個中醫藥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已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藥品質創新研究基地。”蔣永興介紹。
      特區政府則設立了澳門醫療專業委員會,規範15類醫療人員專業資格的認證、考試和持續教育發展;並積極開展“師徒制教育”和“名老中醫工作室計劃”,讓年輕一代能夠學習和傳承中醫藥傳統智慧的寶貴經驗。
      據悉,衛生局於今年初成立了“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致力推動培養具有紮實專業知識、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新思維的本地中醫藥專業人才。
      另外,澳門中醫藥學會還在努力推動中醫藥文化教育走進中小學。蔣永興稱,希望將中小學引入中醫藥文化讀本作為一項愛國教育,讓青少年可以更早地認識和接觸中醫藥文化。
      “澳門中醫藥學會亦鼓勵本澳優秀的中醫藥從業人士‘走出去’。”蔣永興表示,該會正與泰國方面洽談中醫藥“以醫帶藥”相關合作,以及成立中泰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努力開拓中醫藥業務國際合作,增進海內外傳統醫藥人才交流互鑒。

浏览次数:7245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尔珊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