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第134届廣交會成功舉辦

发布日期:2023-11-06 18:58

第134届廣交會綫下展于11月4日在廣州圓滿落幕,綫上平臺常態化運行。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向中外媒體介紹了本届廣交會總體運行情况。

 

徐兵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廣交會。習近平主席兩次向廣交會致賀信,充分肯定了廣交會的歷史作用,爲廣交會指明了發展方向。李强總理今年8月在廣東調研時對秋季廣交會作出明確指示。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視頻出席第134届廣交會開幕招待會暨全球采購推介活動啓動儀式。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經過黨中央、國務院相關部委、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駐外機構以及全體與會人員的共同努力,本届廣交會運行平穩,取得積極成效,爲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積極貢獻。


彰顯中國外貿創新實力。本届廣交會展區結構優化成效顯著,創新展品大量涌現。參展企業在綫上平臺累計上傳展品超275萬件,其中新産品超70萬件、智能産品約11萬件、綠色低碳産品超43萬件、自主知識産權産品約23萬件。共舉辦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401場。舉辦2023年廣交會設計創新獎(CF獎)頒獎儀式,給118家單位的141件創新精品頒獎。新産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服務層出不窮,高端智能、綠色低碳産品成爲主流,創新創意産品深受青睞。從小而美的消費新品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從單純代工到自有品牌出海,從銷售産品到提供解决方案,從傳統行業到新興領域,中國企業不斷向産業鏈的中高端攀升,彰顯了中國外貿强大的發展韌性和創新活力。


境外采購商到會踴躍。更加開放、充滿活力的廣交會吸引了全球采購商紛至沓來。截至11月3日(下同),共有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綫上綫下參會。其中,綫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197,869人,比第133届增長53.4%,比疫情前的第126届增長6.4%。“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采購商126,343人,占比63.9%,比第133届增長68.6%。共有117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包括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匈牙利企業家與雇主協會、秘魯中國商會、巴西中國商會、尼日利亞拉各斯工商會等。165家跨國頭部企業組織買手參會,包括美國沃爾瑪、英國特易購、德國Aldi、日本永旺等。綫上參會境外采購商453,857人,較第133届增長16.2%。境外采購商對本届廣交會給予較高評價,認爲廣交會是一個“寶藏平臺”,在廣交會上可以實現一站式采購,中國製造受到全球市場廣泛歡迎。


出口成交呈恢復性態勢。本届廣交會綫下出口成交223億美元,比第133届增長2.8%,呈恢復性增長態勢。品牌企業出口成交63.5億美元,比第133届增長7.8%,占出口成交總額的28.5%。與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成交122.7億美元,比第133届增長2%。參展企業表示,境外采購商的“快速回歸”推升了展會的“暖意”,采購商除現場簽單外,看工廠、看車間、看産能等後續預約不斷,未來有望達成更多合作。本届廣交會到會境外采購商量質提升、下單積極,進一步增强了企業對明年外貿出口的信心。


進口展助力境外企業拓展全球市場。本届廣交會進口展共有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家企業參展,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參展企業占比60%。衆多行業標杆和國際知名品牌企業依托廣交會進口展平臺,集中展示智能製造、品質家居、休閑生活類等産品。重要展團收穫頗豐。日本展團首次參展的企業現場與中國企業簽下價值可觀的多個訂單。土耳其作爲本届參展規模最大的國家展團,已積極響應下届參展邀約幷認真籌備。境外參展企業表示,廣交會進口展爲他們搭建了進軍中國市場的快速通道,讓他們共享廣交會的“超級流量”,同時也結識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爲拓展全球市場帶來了新機遇。


綫上平臺爲企業獲客加力。本届廣交會綫上平臺累計訪客數789萬人,其中境外訪客數660萬人,占比84%。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438.6萬次,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434.8萬次,進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3.8萬次。參展企業累計連綫展示3362場次,共約3萬人次觀看。與往届相比,綫上平臺商機管理更便利、展示內容更專業、供采對接更順暢,受到展客商普遍歡迎。有企業充分利用廣交會綫上平臺全天候運行優勢,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需求,提前開展引流推廣,吸引目標客戶綫下到訪。


系列貿促活動成效明顯。本届廣交會在37個國家和地區舉辦61場“貿易之橋”貿促系列活動,境內外工商機構、采購商、供應商等超2,100人參加,其中36場供采對接活動吸引了近250家采購商和約750家供應商對接洽談。舉辦食品農産品進口促進、地方交易團經貿合作、企業推廣等10多場優勢特色産業和知名品牌推介會,推動多個項目簽約成功,有力促進了地方開放型經濟發展。

 

綜合平臺作用持續彰顯。本届廣交會積極豐富業態、拓展功能,著力打造集資訊交流、産業推介、貿易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平臺。共舉辦論壇活動21場,其中7場行業論壇圍繞産業和貿易熱點,特邀87位政商學研界專家出席,爲貿易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廣交會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共有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91家設計公司參加設計對接。貿易服務區引進217家企業參展,綫上綫下提供金融保險、物流倉儲、檢測認證等服務。本届廣交會100%使用綠色電力,舉辦3期“綠色時空”活動,爲82家榮獲第133届綠色展位獎的企業進行頒獎,充分發揮廣交會綠色發展引領示範作用。

 

知識産權保護效能提升。本届廣交會綫上綫下受理知識産權投訴案件涉及被投訴企業共計444家,最終認定197家企業構成涉嫌侵權;受理、調解貿易糾紛29宗,調解成功率較高。廣交會卓有成效的知識産權保護,不僅爲企業創新發展保駕護航,也增强了國際社會與中國開展經貿往來的信心,受到各方高度肯定。

 

展會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本届廣交會累計辦證63.8萬張,進館客流量275萬人次,進館人數177萬人,進館車輛4.4萬輛次,供餐101萬人次,搭建展位7.4萬個,鋪設地毯104萬平方米,安裝導向標識約6萬個。面對超大規模人流、物流、車流,本届廣交會辦證、交通、餐飲、現場服務、撤換展等各環節均經受住了考驗,沒有出現進館、就餐長時間排隊現象,整體服務安全有序,展客商紛紛點贊。

 

省市屬地保障有力有效。廣東省廣州市加强工作統籌,提供完善的屬地服務保障工作,營造了熱情好客的城市氛圍。在機場高速、主要幹道、重點商圈、城市地標、展館周邊等重點宣傳點位播放廣交會宣傳海報和視頻,開展千架無人機表演秀。統籌消防、燃氣、排水、供電、綠化、環衛、通信等專業力量加强重點區域值守,展會現場及周邊秩序良好、安全穩定。提升公共交通保障,日均疏運進出展館客商9.2萬人次。優化交通組織,展會期間擁堵指數較上届下降14.6%,交通環境較上届有明顯提升。落實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爲符合條件的入境人員提供“抵達前預受理、落地後免材料”等免簽便利服務。設置廣交會客商專用通道,優化出入境便利化服務,本届廣交會期間,白雲國際機場、琶洲港澳客運碼頭口岸每日出入境超3萬人。設立100個志願服務崗位,遴選志願者3000名,在展館周邊爲境內外客商提供全方位志願服務。發動重點商圈、主要景點面向廣交會客商推出專屬優惠,在廣交會展館發放1500萬元的消費券,爲客商帶來豐富多元的文商旅體驗。

 

徐兵說,本届廣交會閉幕後,綫上平臺繼續開放,除展商連綫、預約洽談功能外,其餘功能全年常態化運營。廣交會將根據供采雙方需求,組織系列貿易對接和行業主題活動,歡迎廣大展客商持續關注,積極參與。

 

徐兵表示,本届廣交會受到中外媒體高度關注,共有156家媒體的近1000名記者到會采訪報道,廣大新聞媒體通過專欄、專版、專題、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推出了一大批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的報道,全面呈現了生動立體多元的廣交會新形象,爲本届廣交會的成功舉辦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謹此向各媒體機構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第135届廣交會將于2024年4月15日至5月5日舉辦,期待再相聚。
 

浏览次数:2012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