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愛餐廳選舉”昨頒獎 向大灣區宣傳澳門美食文化+ 查看更多
第八屆“我最愛餐廳選舉”頒獎典禮昨(13)日假科學館會議廳舉行。據瞭解,今屆選舉將全澳餐飲場所分為二十八個類別,參評餐廳近三千間,八萬餘投票人次,十一萬多有效票數,產生一百三十一個獎項。主辦單位表示,本屆活動首次聯動珠江經濟台舉辦的《灣區好味榜》中,增設澳門站。期望澳門美食能借助內地媒體平台走出去,向世界和大灣區宣傳本澳美食文化,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頒獎典禮昨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楊皓、第十四屆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澳門立法會議員鄭安庭、澳門立法會議員張健中、旅遊局副局長程衛東、文化局副局長張麗珊、環境保護局副局長葉擴林、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廣東省政協委員黎鳴山、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貿易投資促進局會展發展以及活動推廣廳高級經理黃伊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文旅會展商貿處處長林衍傑、市政署食品安全廳風險傳達處處長黎樂恩、珠江經濟台副主任監製《灣區好味榜》項目總策劃陳琳等出席。
《灣區好味榜》增澳門站
澳門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蔭良表示,本屆活動首次聯動內地省級電視台,在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舉辦的《灣區好味榜》中,增設澳門站,榜單由全澳市民選出,最值得品嚐的本澳餐廳和美食。《灣區好味榜》已經與香港、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灣區市內,逾三十個餐飲協會和機構合作宣傳當地美食,《灣區好味榜(澳門站)》能進一步向灣區8,600萬人口展示本澳的美食文化。

以預製菜方式“走出去”
李蔭良續指,今年3月中旬,餐協與珠海市政府在珠海體育中心,合辦了首屆珠澳美食嘉年華,三天的活動吸引超過二十萬市民參與,不少本澳參展商均表示產品供不應求,為業界往內地發展打下了一支強心針。餐協將複製這次成功的經驗到灣區和其他省市,積極為本澳餐飲品牌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本澳餐飲品牌要“走出去”,仍必須克服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等痛點,因此餐協上月(10)日成立澳門預製菜協會,助業界提升出品的質和量,為餐企資本化賦能。借“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優勢,讓葡語系國家價廉物美的商品能夠“引進來”,澳門美食能夠以預製菜方式“走出去”。
共產生一百三十一個獎項
據悉,今屆選舉將全澳餐飲場所分為二十八個類別,連同與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聯動的 《灣區好味榜(澳門站)》 、“金蓮花菜式獎”、“年度品牌推介”和“最高得票本土品牌”等特選獎項,共產生一百三十一個獎項。

活動由9月25日至10月25日接受公眾提名和投票,市民以本澳手機號碼登入認證,親手投選出最愛餐廳。“灣區好味榜(澳門站)”包括老Day、安德魯餅店和莫義記等;“我最愛葡國菜” 由波爾圖葡國餐、公雞葡國餐廳和海灣餐廳(氹仔店)奪得; “金蓮花菜式獎”就有濃湯雞煲翅(盈暉海鮮酒家)、金牌燒鵝(盈暉燒味至尊)、鮮蝦雲吞麵(喜記雲吞麵)、皇金榴槤豬扒包(皇金甜果)和黑松露肉鬆雞蛋仔(聖杯);“年度品牌推介”有DONE 燉、榮記牛雜和益豐美食等。阿維斯咖啡就奪“最高得票本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