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先機 廣東推出新部署

发布日期:2023-11-14 21:51

 

近日,省政府印發《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引領地的實施意見》(粵府[2023]90號)。《實施意見》的出臺是爲落實國家關于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决策部署,該政策對廣東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先機,充分發揮廣東在算力基礎設施、産業應用場景、數據要素等方面的優勢,推進廣東加快建設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引領地具有重要意義。

 

11月13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引領地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况。本場發布會是“高質量發展看廣東”系列主題發布會第八場,由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鄧鴻主持。
 

 

到2025年有望實現智能算力規模全國第一


省科技廳廳長王月琴介紹,到2025年,廣東有望實現智能算力規模全國第一、全球領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企業數量超2000家,力爭打造成爲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引領地,構建全國智能算力樞紐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數據特區、場景應用全國示範高地,形成“算力互聯、算法開源、數據融合、應用涌現”的良好發展格局。

 

廣東目前擁有鵬城實驗室、韶關數據中心集群、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臺、廣深超算中心等重大算力設施平臺。發揮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四大合作平臺橋頭堡、試驗田的作用,率先提出“數據特區”建設,力爭在灣區內探索建立數據流通規則體系及完善運營機制。

 

2022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達1500億元,布局建設了廣州南沙國際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深圳灣科技生態園等11個省級人工智能産業園。全省人工智能相關注册企業約17萬家,核心企業900多家,居全國首位。

 

廣東目前擁有7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和16家省級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鵬城雲腦Ⅱ”可提供支撑近千個國産AI模型的訓練任務,成爲國家最重要的AI大模型訓練平臺之一。依托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引進AI領域創新團隊近50個,建設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博士學位點14個,碩士學位點34個。

 


推動人工智能從跟隨型創新向引領型創新轉變

 

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表示,近年來,廣東不斷優化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布局,推動人工智能從跟隨型創新向引領型創新轉變。深入實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有序布局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點專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推動在人工智能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加快補齊在通用人工智能方面的原始創新短板。

 

2018年以來,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連續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及無人駕駛”等重大專項。通過國投(廣東)基金、省創新創業基金、深創投、廣州産投等政府引導基金帶動各類創投資本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産業,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基金群,廣州建立人工智能産業評價標準撬動精准投資,人工智能創新氛圍日益濃厚。

 


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融合應用成效顯著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曲曉杰表示,目前,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廣東各領域的融合應用成效顯著。大模型已應用于企業研發、生産、供應鏈等環節,有效提升了全流程效率;積極引導企業在現有終端的各類基礎軟硬件中融入通用人工智能等人機互動技術。

 

氣象大模型僅需1.4秒即可完成24小時全球氣象預報;廣東多家醫院已落地應用醫學影像輔助服務,可在2秒內完成對肺炎的輔助識別,在1分鐘內提供診斷參考;交通大模型已在智能客服、智能運營及交通管理等場景落地,智能化識別和預測車流量、路况等信息;通過AI技術爲用戶提供內容創作、智慧助理和知識洞察等方面的全新體驗;全省多個示範高中利用AI智能口語評測技術累計服務了800余萬英語口語考生。

 


人工智能相關數據産品累計交易額近5000萬元


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魏文濤表示,截至目前,人工智能相關數據産品(包括星光超算應用平臺、AI算力中心運維服務、數據標注服務、算法倉管理平臺等)累計交易額近5000萬元。在清遠設立的百度智能雲(清遠)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産業基地,目前累計引進孵化數據標注企業5家,穩定在職標注師超200人。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目前已引入6家企業,采用私有化部署的方式,在政務外網開展大模型部署和大模型應用開發。梳理出了“粵經濟”Eco-GPT、通用行政材料輔助撰寫、項目立項智能審批、“投資廣東”産業轉移招商引資、粵視+、粵省心12345熱綫等場景應用,其中“粵經濟”Eco-GPT、通用行政材料輔助撰寫等場景已啓動數據訓練。

 

接下來,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聯合各級政府部門、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龍頭企業,分階段分批彙聚涵蓋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等多模態數據,通過數據歸集、清洗、分級分類、標注等治理過程,構建高質量中文語料庫,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數據産品交易。

 


廣州超算中心全球有名

 

廣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翔表示,廣州全市綜合算力約3.1EFLOPS,在黃埔、天河、番禺、南沙等區初步形成集聚區。其中,廣州超算中心是全球最具應用影響力的超算中心之一,研製的“國産超級計算多模式應用支撑平臺”獲2022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服務用戶超過5000家,其中約20%爲先進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産業的企業用戶。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入選科技部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服務企業220餘家,榮獲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運營優秀獎”。

 

廣州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組成創新聯合體共同承擔重點研發項目,部署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範等專項,在人機協同、生物識別、智能視頻分析、智能座艙等領域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今年以來,先後在城市交通、自動駕駛、社媒營銷、生命健康等領域發布了9個行業大模型,促進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

 


深圳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給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譚岱表示,今年5月出臺《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提出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給,積極有序集聚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的智能算力資源,打造城市級、大灣區級、企業級智能算力平臺,規劃到2025年人工智能算力規模達全國各城市領先水平。

 

深圳正積極推進系列智能算力中心項目建設:“鵬城雲腦Ⅲ”計劃于2025年建成;基于國際主流智能算力芯片的“深圳市河套算力集群”“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項目正在加速推進。深圳正加快城市級算力統籌調度平臺建設,力爭儘快實現全市“算力一網化、統籌一體化、調度一站式”。

 

浏览次数:2021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