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加快兩岸融合發展+ 查看更多
今年9月12日大陸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讓兩岸同胞歡欣鼓舞。廈門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經濟特區,因“台”而設。
如今廈門自貿片區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更是充分利用對台區位優勢,發揮對台合作“視窗”作用,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圍繞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在航運、金融、文化等50多個領域率先對台開放,全面拓展兩岸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目前,廈門自貿片區累計註冊台資企業950家,今年前8個月片區新增註冊台資企業達154家,呈現出兩岸加快融合發展的新景象。
推動兩岸經貿產業合作
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報道,今年4月,廈門港首條直航中國台北的跨境電商“大三通”海運快線航線開通,實現了廈門直掛台北電商快線北向通道運力“零的突破”,將和“小三通”廈金航線南向通道運力形成互補,進一步拓寬和提升廈門港對台海運通道的市場服務能力。
該航線的開通,推進了廈門-金門-中國台灣的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建設,是廈門港積極推進兩岸跨境電商交流合作,促進經貿融合的又一成果。
如今,“廈金台”海運快件包船航班已提升到每周15班。今年1至8月,對台海運快件18,787個標箱、同比增加566.44%,件數1,015.5萬件、同比增加530.06%。
為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廈門自貿片區加強對集成電路企業提供政策輔導、EDA工具、流片、芯片測試、封裝等一站式的產業鏈配套服務,吸引台灣的諸格量、朗和湘、齊力芯、芯發半導體等知名IC企業入駐。依託“海峽兩岸藝術交流空間”,先後舉辦台灣畫家作品拍賣會、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名家聯展等活動。建設傳世藝宮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提供收藏、研究、展覽、服務等功能,促進兩岸文化貿易交流。
設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
2010年,國務院批准在廈門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作為全國唯一冠以“兩岸”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廈門自貿片區積極助力兩岸金融合作,持續推進兩岸貨幣清算,已有21家台灣銀行機構在廈開設41個人民幣代理清算帳戶,累計清算金額逾2,200億元。
做大對台人民幣跨境銀行同業帳戶融資,設立大陸首隻自貿區數字人民幣台企融資增信基金,有效支援台資企業便利獲取銀行融資。推動仲信國際融資租賃、台駿國際融資租賃、日盛融資租賃等台資融資租賃機構在廈門自貿片區設立分公司。率先開展台胞大陸居住證註冊內資企業試點,已有華輝聯合諮詢、阡陌貿易、眾凱人力資源等15家完成內資企業註冊登記。
促進兩岸同胞交流交往
今年6月,廈門自貿片區台商發展服務中心在廈門國際航運中心自貿區綜合服務大廳揭牌成立,正式面向台胞台企提供專業化、特色化服務。
該服務中心上線兩岸行業標準共通服務平台,為台胞台企提供七大類服務項目,其中包括兩岸行業標準採信、職業資格認證和就業落戶、醫療救援保險服務、涉台法律服務、征信服務、兩岸航運人才培養試點、對台政策諮詢等。
開展海峽兩岸國際郵輪人才聯合培養和就業、遊艇駕駛培訓和發證、高級船員補差培訓和發證試點,增進海峽兩岸航運交流與合作。為更好地落實落細同等待遇,廈門自貿片區推出為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胞研發的大陸首個組合型保險產品“兩岸通保”,實現兩岸醫療費用通賠,填補台胞從大陸回台緊急救援服務的空白。
擴大台企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已有20家台資企業獲得貿易外匯便利化試點,佔全市的32%。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推進兩岸創新創業創造“三創”基地建設,舉辦創業培訓、線上直播、政策申報輔導、創新比賽等活動。
在自貿片區一品創客、雲創智谷、廈嶝等三創基地,實際入駐企業570家、入駐辦公台企103家、入駐台青119人。據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自貿片區未來將繼續發揮制度創新和探索兩岸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優勢,不斷深化兩岸在航運、金融、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等更多領域的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奮力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的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