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教育平台亮相教博會 打造基礎教育專屬教學平台+ 查看更多
澳商訊 11月18日,以“匯聚·共享·創新—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教博會”)於珠海揭幕,大會現場的展區的微信展台,不少與會者現場體驗了30秒生成一個自己的小程序,讓眾多教育從業者對小程序印象深刻。

本屆教博會上,微信啟動“微信青少年創新實驗室”系列活動,“微信小程序教育平台”亮相教博會,這個專門為教學場景打造的編程工具,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管理功能和教學模版,可供師生快速上手。小程序教育平台官網也同步上線。微信還依據新課標要求設計配套的課程,開展“小程序+”教育融合實踐。此外,微信重磅官宣了面向全球青少年的“微信創新實驗室小程序全球編程創新挑戰賽”,以賽事激勵1-12年級學生瞭解、掌握信息科技,為信息科技教育普惠探索新路徑。
程序員出身的微信騰訊微信開放平台部總經理胡仁傑,在 “智能傳播時代教育創新論壇”做了分享,他介紹了微信小程序團隊為教育數位化做出的探索,小程序編程已經成了新時代的教育工具,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澳門培正中學的學生做的校園小賣部點餐小程序、校運會小程序已經在今年投入使用。
小程序生態負責人于洪瀟在教博會上發佈了“小程序教育平台”,這是基於數百萬開發者使用的微信開發者工具迭代而成的“教育版”開發工具。
“一直以來,我們以實驗的方式看學生對產品的研究成都,以及他們能不能開發出微信小程序,從結果來看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因為包括北京、上海、香港、澳門的很多中小學生都能結合自身生活需求、所感知的問題,用小程序創造出很多具解決方案的作品。”于洪瀟稱,今年起正式就小程序教育平台立項,希望能有更多地區的學校和師生共同使用和參與,將學生的創意通過平台展示出來。
據悉,小程序教育平台專門為教學場景打造,為學校、老師提供了作業管理、學生管理能力;為學生發揮創意提供充分的舞台,既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模版,使低年級學生可以輕鬆入門、製作屬於自己的小程序作品,高年級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課程學習,掌握產品設計、代碼編寫技能,開發更複雜實用的小程序。微信團隊還與北京師範大學的教育專家合作,為不同年級、信息技術基礎的學生提供入門簡單、實操性強、融合學科教學要求的配套系統化課程,為學校基於“新課標”要求,開展跨學科實踐提供助力。

在本屆教博會上,微信與北京師範大學宣佈以青少年人工智能協同育人計劃為基礎,聯合中國福利會少年宮等合作方共同啟動“微信青少年創新實驗室”系列活動,其中,“微信創新實驗室”小程序全球編程創新挑戰賽作為該活動重要一環,於大會現場率先啟動。
該賽事為面向全球青少年舉辦的、體現參賽者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創新實踐競賽活動,凡在 2024年 9月前,在校1-12年級、中專或職高學生均可參賽。大賽自11月18日起開放報名,參賽隊需提交以微信小程序為載體的作品方案,而入圍全國總決賽的隊伍將獲得組委會頒發的獲獎證書和獎金等豐厚獎勵,並有機會與世界頂級科學家對話。

目前,全國各地已有多所中小學校利用小程序教育平台開展教學實踐。香港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黃韻姿、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蔡敏芝代表港澳地區指導單位,為8 所港澳優質學校進行“小程序教育創新示範基地”授牌。基於小程序的教學實踐,港澳預計將有超過 20 所學校將參與到今年的賽事活動中。為港澳學校授牌之餘,北師大和微信也為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重慶巴蜀常春藤學校等多所來自北京、重慶的學校進行了“小程序教育創新示範基地”的現場授牌。
在現場的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協同育人教育創新工作坊上,一些標杆學校展示了小程序編程用於教學實踐的最新實踐成果,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百卉九江書院作為學校代表,現場分享了他們在青少年素養教育探索上的階段性成果。其中,九十七中基於“為照看學校生態園植物設計一個微信小程序”的課題,帶動學生將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並積極運用小程序編程建立一個實際可用的小程序。在此過程中,小程序編程與數學建模結合,為育人方式變革下學生素養發展路徑提供了新的操作範式。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缺乏讓學生從數學的常規學習轉變到創新實踐型學習的工具,而與微信小程序團隊的合作,在為期一個半月的學習裡,學生為學校生態園照看植物,並完成一項設計微信小程序的驅動型任務,展開他們高中數學的建模學習。”廣州市九十七中學副校長吳晶晶介紹,該校學生在製作小程序的過程中,蘊含了非常大的有價值的嘗試,能優化他們在其中數學學習的體驗,希望能夠在強大的數字化賦能下,能覺得數學學習更有意義和興趣,從而驅動他們學習的自主性。
澳門濠江中學資訊科級員楊港則認為,在學校過往的低年級圖形化編程、高年級文本類編程的基礎上,微信小程序可以實現跨平台的多種編程方式,是一個非常好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的培養,且傳統編程學習偏於枯燥,微信小程序開發會更接近於學生生活,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過程,相信能讓他們更有興趣去學習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