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珠焦点

2023年澳門中文媒體珠海啖荔活動舉行 60餘澳門媒體代表齊聚珠海斗門

发布日期:2023-07-14 22:21

 

由澳門中聯辦聯合珠海市委宣傳部組織的“2023年澳門中文媒體珠海啖荔活動” 于今(14)日舉行。澳門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田小平率團,帶領60餘名澳門中文媒體代表,參訪珠海市鄉村振興示範點及相關企業,深入瞭解珠海鄉村振興創新力量與建設成果。

 

中聯辦希望以啖荔活動爲平臺,促進澳珠兩地文化界、新聞界聯誼互動,深化兩地合作,推動兩地發展。

 

活動期間,媒體團受到珠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曾靖球,珠海市委網信辦、市互聯網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吳鮮等領導的熱情歡迎。

 

出席活動的還有澳門中聯辦宣文部傳媒處處長何金盞、副處長鄧樂、三級調研員韓超和一級主任科員盧晨光;珠海市委宣傳部科長萬欣靈、珠海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張大勇。

 

 

走進珠海鄉村新業態

 


參訪團一行首先抵達鬥門蓮洲鎮石龍村及蓮江村考察,瞭解珠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進一步瞭解鬥門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情況。近年來,蓮洲鎮大力構建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平臺,積極打造粵港澳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

 

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鬥門區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各項決策部署,立足鬥門實際,依托自身資源禀賦和發展基礎,以打造全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示範區爲目標,將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

 

石龍村位于鬥門蓮洲鎮東部,村産業發展以農業爲主,先後獲得廣東省生態示範村、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中國最美鄉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近年來,石龍村抓住鄉村振興機遇,融合農文旅促進産業轉型,積極培育壯大休閑旅游、鄉村民宿新産業新業態,美麗經濟助推鄉村産業發展,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9年的278.7萬元、2020年的332萬元,逐漸增長到2021年的430.7萬元,2022年的345.1萬元。


依托花木産業、生態環境和民宅,石龍村引進投資公司,著力打造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和藝術民宿等專案。2017年7月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專案獲批“田園綜合體國家試點創建專案”,成爲粵港澳大灣區唯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創建專案。


蓮洲鎮蓮江村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備、民風淳樸熱情,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先後獲評中國鄉村旅游模範村、省生態示範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榮譽稱號,幷入選全國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和村莊規劃示範名單。

 

近年來,蓮江村依托生態優勢和特色資源,探索産村融合一體化發展模式和村企農抱團發展的三産融合模式,大力發展生態休閑、鄉村旅游等新産業新業態。


在創新合作模式方面,蓮江村通過盤活20多處閑置農房庭院和土地,培育出“蓮江古醬”酒館、“愛蓮茶社”茶館、“蓮江好油”油行等20家“一家一品”精品店鋪和42家農夫集市,帶動村民就業創業70多名。

 

下一步,蓮江村將推動“一村一品”等模式升級發展,不斷探索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富民興村新路徑,加強村企文旅專案開發合作,提升禾蟲、荔枝等特色産業規模效益,吸引更多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工作,進一步提升村企合作、鄉村旅游等企業、專案收益對村集體經濟收入的貢獻,確保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0萬元。

 


展示珠海預製菜實力

 


隨後,一行走訪鬥門區預製菜産業園,參觀産業園內的珠海白蕉海鱸主題館,深入瞭解預製菜産業的工業化進程及強大的供應鏈配套。

 

預製菜是餐飲方式、食品加工工業化的一場深刻變革。爲加快推進預製菜産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3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廣東預製菜産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2022年6月,鬥門區預製菜産業園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

 

鬥門預製菜産業園按三期規劃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占地面積285畝,打造一個擁有國際領先水準的集凍品批發交易、集散、儲藏、生産加工、集中物流配送、品質監控、配套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冷鏈物流園。已建成30萬平米的各類水産品深加工廠房,近20萬噸各種低溫和超低溫冷庫。已引進強競供應鏈、誠豐優品等14家優質預製菜企業。

 

2023年上半年,預製菜産業園一期專案銷售額達4.29億元,比去年同期2.19億元增加2.1億元,同比增加95.89%。

 

未來,鬥門區預製菜産業園計劃打造面向港澳、服務港澳、對標港澳的“中央廚房”。同時充分發揮與港澳唯一陸路連接城市的區位優勢,以粵西農産品交易中心爲橋頭堡,整合“最後一公里”配送資源,積極對接港澳企業如香港富臨集團等,面向港澳提供農産品集中采購、流通加工、多溫共配等服務,推動內地農産品與港澳食品産業、物流運輸業、餐飲服務業深度融合,打造珠江西岸面向港澳的食品原材料配送基地,港澳標準精品預製菜中央廚房。

 

 

冀澳珠新聞界加交流合作

 

田小平對此次參加啖荔活動的澳門媒體表示歡迎與感謝。他指出,中聯辦每年組織澳門中文媒體珠海啖荔活動,至今已二十多年。疫後首次複辦,各方都非常重視。

 

他表示,二十大對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部署,農村現代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今次活動除了品嘗嶺南佳果外,還圍繞鄉村振興,帶領媒體團從都市走進鄉村參觀珠海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與相關企業,感受珠海特色鄉村振興成果,更好地將珠海鄉村振興新進展、新成果宣傳出去。

 

他提到,當前珠澳逐漸同城化,兩地居民往來非常方便,不少團員還表示以後會帶同家人或朋友再到鬥門,感受鄉村振興的成果,希望澳珠兩地新聞界加強交流合作,中聯辦將一如既往發揮好“橋梁”作用,爲兩地新聞界做好服務。

 

曾靖球表示,珠海與澳門一衣帶水、唇齒相依。今年以來,“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珠海在協同港澳方面的先天優勢更加凸顯。未來珠海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自覺肩負起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政治使命,全面深化珠澳合作,共同譜寫珠澳合作新篇章。希望澳門傳媒界一如既往關注珠海,多宣傳推介,共促珠澳合作發展。


澳門日報副總編輯、啖荔團團長司徒偉業表示,珠澳緊密相鄰,此次啖荔活動讓澳門媒體在疫後重新深入珠海,深入大灣區,實地感受珠海經濟發展力量與鄉村振興成果。希望籍次契機,讓珠澳兩地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相互借鑒,攜手共同發展。

 

雙方交流甚歡,均表示今後要加強交流合作,共促澳珠兩地發展。

 

浏览次数:19627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