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首個跨境委託生產藥品在澳藥房啟售+ 查看更多
澳商訊 由(澳門)澳邦藥廠有限公司跨境委託粵澳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首個“橫琴生產、澳門監製”的澳門藥品“馬交牌千里追風油”於9月8日從橫琴發運,通過兩地海關及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查驗抵達澳門,於9月15日在澳門國泰集團旗下藥房面向公眾銷售。

本次跨境委託生產是落實《橫琴方案》“對在澳門審批和註冊、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政策的首個落地項目;是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成立以來以及澳門《中藥委託製造監督管理規定》頒佈實施以來的首個跨境委託生產項目。該示範項目為澳門產品通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現工業產能擴大提供了落地範例,對於推動澳門特別行政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中醫藥產業的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澳邦藥廠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蔡健華表示,該產品自依法獲得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備案、可在澳門市場上市銷售的資訊發佈以來,受到了公眾及業內同行的廣泛關注,更有澳門藥品經銷企業主動聯繫洽談批發、零售合作。目前選定澳門國泰集團旗下的16家藥房作為特約零售點,同步公開發售,由於首批貨量有限,加上市場反應熱烈,品牌方表示已計畫繼續增產應付需求,並在取得首個產品成功完成相關手續及流程投放市場的經驗後,預計短期內會增加跨境委託生產的外用中成藥品項。雙方的這次合作為澳門企業解決澳門中藥產業工業場地不足的現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並期望透過“橫琴生產、澳門監製”助澳門產品增質增量以供應本澳以至內地市場,實現澳琴大健康中醫藥融合發展的前期目標。
“產業園及粵澳藥業近年協助澳門企業開展澳門藥品開發12項,包括6款澳門已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的內地註冊項目,5款澳門同名同方藥研發項目,1款已上市產品的二次開發項目,為澳門企業提供非藥品開發5項,澳門3款藥品在葡語系國家完成註冊。產業園及粵澳藥業服務澳門中醫藥產業的價值正在逐步顯現。”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董事、副總經理,粵澳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丹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