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港澳“共此一橋明月” 珠海中秋晚會呈上文藝盛宴+ 查看更多
澳商訊 9月28日晚,“共此一橋明月”2023珠海中秋晚會濃情上演。珠港澳首次聯動,為大家呈現一場唯美浪漫的文藝盛宴。
2023珠海中秋晚會以“共此一橋明月”為主題,集結眾多珠港澳表演藝術家,通過傳統文化的時尚化、年輕態表達,讓不朽經典與青春力量交織,讓多元文藝與美好生活相融,以更廣視野、更新形式、更深情誼,共同唱響團圓之歌,共享和合之美。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縱深推進,“澳車北上”“港車北上”落地實施,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加快建設,珠港澳的連接日趨緊密,融合更為深入。2023珠海中秋晚會以“共此一橋明月”為主題,全面展示珠港澳文化交融、藝術交融、人心交融的動人場景。晚會特邀珠港澳藝術家共同登台,通過豐富多元的節目形式和充滿情感色彩的藝術表達,全方位呈現珠港澳文脈相連、美美與共、生生不息的和美氛圍。
伴著爵士樂版《彩雲追月》,星光閃耀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光彩奪目的澳門金蓮花廣場、浪漫唯美的珠海愛情郵局一一呈現……晚會首次實現了珠港澳聯動,薈萃了珠海及港、澳藝術家“眾星捧月”。
當香港歌手歐煜朗哼唱著《月半小夜曲》穿過港珠澳大橋來到珠海,當澳門歌手格裏傑夫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深情吟唱《月光》,當南方歌舞團歌手宋奕彤的歌聲乘著帆船從長琴島飄向愛情郵局,大家相聚在舞台攜手演繹經典《祝福》,成為了“共此一橋明月”的生動表達。

在主會場長琴島上,濤聲與歌聲相和,香港歌手陳慧嫻帶來的經典粵語歌曲《月亮》《千千闕歌》喚起了人們記憶深處的共鳴。“海很藍,島很美,在這裏歌唱,感覺格外動人心弦。”陳慧嫻頻頻感歎於長琴島的“顏值”。深情獻唱《和韻》的香港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則直言:“珠海是我的家鄉,我原本錄製完就需要回香港,但因長琴島太美了,我決定多停留一陣,感受故鄉的美好,汲取創作的靈感。”
當《紅日》熟悉的旋律響起,現場觀眾與演奏者們親密互動,笑臉洋溢在每個人臉上,點燃了歡快熱烈的氛圍。在這裡,首屆珠海大學生藝術季的優秀歌手也紛紛亮相,帶來了合唱《家鄉人》,在溫暖柔情的歌聲中,讓人不禁思念起家鄉的親人。
在分會場愛情郵局,愛情燈塔閃耀著迷人的光芒,與波光粼粼的海面相映成趣,呈現一派優雅、靈動的時尚氣息。在這方舞台上,《珠海古韻》《情侶路》《花信來時》等本土原創文藝節目展現出屬於珠海的獨特氣韻。
星星點點的燈光裝點著板樟山上的景山道,在這個分會場,澳門小歌手王心妤帶來了動感活力的歌舞《同行》,珠海民族管弦樂團奏響了《我和我的祖國》,觀眾跟隨歌舞和鏡頭縱覽珠澳城市夜景的絢麗多彩。
山房路上的無用手工紡織傳習館前,婉轉粵韻在百年祠堂間飄揚,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瓊霞和來自香港的粵劇藝術家黃偉坤帶來了《紫釵記之燈街拾翠》,古建築與傳統曲藝交相輝映,古典美與建築美相互映照,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珠海歷史人文底蘊及傳統文化魅力。
今年,作為珠海中秋晚會的老朋友,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彭玉平也應邀來到晚會現場,與大家一同分享兩首中秋古詩詞。應去年中秋晚會之邀,這次他還“如約”帶來了原創的一首中秋詩歌。他說:“文化都是在交流融合當中不斷向前發展的,讓我們共同暢想灣區文藝發展的美好未來。”

當晚,整台晚會在詩朗誦《灣韻》和大型無人機表演中落下帷幕。伴隨著《夢灣》的激揚旋律,600架無人機漸次起飛,七彩的燈光在夜空中閃耀變換,無人機編隊以星空為舞台,鐳射、燈光與音樂交織變幻,由珠港澳城市地標元素組成不同文字及圖案,繪就出大灣區的勃勃生氣和美好前景。
晚會總導演晏激洪表示:“珠海、香港、澳門緊密相連,相同的文化血脈,彼此共融的地域情感,成為了相互聯繫的重要紐帶,珠港澳藝術家溫暖的相聚展現融合的美好與力量,共同講述粵港澳大灣區奮進的故事。”